啦啦啦
猜猜这是啥
名字叫什么
介绍一下
这是小型家具-
竹编书箱
一起到福清民间收藏家陈修俊的家里
看看热闹吧
嗯,一拨拨的收藏爱好者都来了
他们异口同声纷纷点赞的
是一件在古代书香门第中不可缺少的小型家具
——竹编书箱。
竹编
书箱
陈修俊最近整理陈年收藏品时,一件旧物勾起他的回忆。
早在上世纪90年代,陈修俊在福清旧城改造时,从拆迁户那里以元的价格,收到一件被主人视为“不合时宜”的竹编书箱。通过经年收藏,该竹编书箱依然风采如旧,被识货的收藏爱好者誉为“价值连城”的宝物。
陈修俊介绍
在实行科举制度的年代,文人为求得功名利禄,步入仕途,纷纷背起书箱,踏上赶考之征途。漫漫的旅途中,书箱成为学子们必不可少的行囊工具。
“我收藏的这件竹编书箱,现在无从得知其具体年代和故事。”
陈修俊说:“但从它的器型,可以间接了解到拥有者的家境和文化品位,这也成为这件竹编书箱的价值所在。”
书箱,是古代书香门第不可缺少的小型家具。
陈修俊展示竹编书箱
可以用它盛放书籍,又可以用来外出时携带书籍。为便于搬运,书箱的整体设计显得十分灵巧。明清时期,书箱的工艺最具精美实用。
书箱是最能体现读书人的身份乃至梦想的东西,因为其承载的不仅
仅是一摞摞线装古书,还有“黄金屋”、“颜如玉”的半生荣辱。
据了解
唐宋时期好的书箱多为樟木类,大漆及雕漆书箱在元明常见。到明中期出现细木家具,自然也有细木的书箱。如黄花梨、鸡翅木、铁力木等书箱出现。但是,不论是紫檀木、黄花梨,还是酸枝木、楠木、鸡翅木等等,书箱都是书香门第不可缺少的“硬件”。然而,此番陈修俊收藏的书箱却是独具一格,收藏界甚至社会上都少见的竹编书箱。
记者看到,该书箱为竹篾编织而成。长约0.60米,高0.55米,宽为0.50米。书箱正面有3格,用竹篾编织“松排山外千重翠,竹满林中万籁号”字样,中间一格编织代表长寿的“鹤”和快乐的“鹿”图案。书箱左右侧各有3格,左侧有“读古今书”字样,右侧有“友天下士”字样,两边还有古钱币纹饰。其背面,则由6组吉祥语组成。从右至左分别是:“黄金万两”、“福禄寿喜”、“招财进宝”、“金玉满堂”、“玉堂金马”和“福禄祯祥”。纵观整体书箱,是谓相当精致。要知道,那可是用全手工精心制作而成的。
陈修俊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下,为显示考生身份,才出现了专为科考书生之用的书箱。而中国社会是文人社会,书箱又承载着读书人的梦想,因此书箱的制作往往相当精美、灵巧。
“竹编书箱的存在,就富有代表意义,也是‘白话了’读书人的所有梦想。”陈修俊说。日前,有收藏者愿以数千元的价格购买,陈修俊就是不愿出让,因为这个竹编书箱包含的文化底蕴太深奥了。
文/图郭成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