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深文化产业“短”与“长”
北京、上海、深圳近年来前后提出,要把文化产业作为城市的支柱产业来发展,目前相互之间的竞争态势业已出现.由于地理位置.人力资源.产业结构.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3座中心城市文化产业都既有所长,也有所短。如何发挥优势,弥补不足,确保文化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是它们共同面r临的紧急问题。
原创能力、节场意识与体制优势
北京是国内最早提出把文化产业作为支柱产业的城市。通过近年的发展,北京已初步构成文艺演出、出版、广播影视、文化会展、古玩艺术品交易等优势行业。《2004-2008年北京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北京将以发挥全国文化中心功能为核心,把北京建成全国文艺演出中心、出版发行和版权贸易中心、影视节目制作交易中心、动漫和络游戏制作中心,文化会展中心和古玩艺术品交易中心。未来几年中,北京文化产业创造增加值预计年均增长15以上:到2008年,将超过500亿元,在北京市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到达9.2005年出台的北京“115”计划纲领明确提出,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要到达660亿元的目标。
北京发展文化产业最大优势是原创能力。北京各类文化人材高度聚集,影祝、舞台艺术、文学艺术等各类创作活动始终十分活跃。这从北京大山子艺术区、宋庄画家村与深圳大芬村艺术贸易区的比较中就可看出来。前二者是艺术家聚集地,而大芬村则是艺术品的流通中枢和交易中心。北京的原创能力还表现在思想的创造上。作为全国思想最活跃、创意最丰富的中心城市,北京的出版业在全国中心城市中的优势地位不但在其数量利品种,也体现在思想深度和观点的多样性。文化产业同时也被称为内容产业.上述特点对北京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原创能力的优势,使北京具有成为发展版权贸易的最好城市。实际上,北京的版权贸易市场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市场。目前,北京年版权贸易交易到达了上万种,约占全国的60以上。原创能力是北京发展文化产业最有益的因素之一,也是其他中心城市难以比肩的。
与北京相比,上海发展文化产业的突出优势,在其雄厚的经济基础和成熟的市场意识。单论人材、硬件设施、相干文化机构的数量,上海比起北京其实不占上风。但在推动文化与产业的结合上,上海敏锐的市场意识,纲熟的经营技能,常常高人一筹。在诸如报刊、图书出版、广播电视等传统文化产业方面,上海虽然难以与北京比肩,但是在电子游戏、动漫等新兴文化产业上,上海却走在北京的前面。2004年,上海动漫络游戏产业产值到达18亿元,占全国的76。上海是继新加坡以后全球第二个推出移动电视的城市,2005年,上海移动电视创收3000多万元,成为全球唯一赢利的移动电视城市。
2004年,上海文化产业总产出到达1563亿元,实现增加值445亿元。据有关方面预测,从2005年到2007年,上海文化产业总值将到达2200亿元,增加值将到达600亿元,其中文化服务业的范围将到达I100亿元,增加值逾400亿元。上海提出,到2010年文化服务业增加值实现500亿元的奋斗目标。
文化产业在深圳经济社会发展中始终占据侧重要位置,印刷、传媒文化旅游、广告会展、动漫与络游戏、文娱,和工艺品、文化产品、服装等相干产业一直是深圳的重要产业之一。
与北京、上海不同,体制上的灵活性,宽松的市场经济环境,使深圳民营文化企业十分活跃,也使深圳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常常能先行一步。在许多人尚不知动漫为何物时,深圳已构成国内最早的动漫加工制作基地。凭仗制作费用低廉、进出口方便、政策相对宽松等有益因素,从1986年开始,美国、香港动漫公司就纷纭落户深圳。在最活跃的时期,深圳吸引了全国70的动画从业者。同时,深圳印刷业、广告业、传媒业等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聚集了众多的创意设计人材。壮盛时期具有全国平面设计80左右的气力。目前,仍有60的平面设计人材集中在深圳,这也是深圳提出的建设“设计之都”所依托的主要气力。而国际市场、外资本的对接,使得深圳的文化产业与文化贸易发展如虎添翼、深圳的印刷业主要就是由来自香港的资金、技术和人材发展起来的,目前构成年总产值超过190亿元的庞大产业。
2004年深圳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63.39亿元,与去年同比增长20.69。2004年出台的《圳市文化发展规划纲领(2005年-2010年)》,提出将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物流、金融3大产业一起作为深训经济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并重点发展传媒、动漫游戏、出版发行、创意设计印刷、视听、歌滩文娱、旅游休闲等八大优势产业,构成文化支柱产业,力争使文化产业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
地均有“短腿”
梳理近年来北京、上海和深圳三个中心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状态,分别有一些问题凸现出来,已成为制约他们文化产业与贸易发展的劣势。北京发展文化产业最缺少的是市场意识。北京文化界思想活跃而敏感,做事常常能得风气之先。全国最早和最有影响的艺术园区都在北京,如圆明园艺术区、大山子艺术区、宋庄艺术区。但市场推行能力不足等问题十分突出,学、研、产、销相互脱节的问题长时间存在。这使得北京在文化原创能力方面的优势,并没有很好地转化为产品优势和文化贸易优势。虽然北京在文化创意人材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60以上的游戏、动漫产品却是在上海,就说明这一点。另外,行政管理方面的粗放,也制约了北京文化产业的发展。以北京的什刹海休闲文娱区与上海的新天地休闲文娱区为例,这两个区域都是两个城市标志性的文化场所。上海新天地文化品味高、管理规范,秩序井然,是白领阶层的理想去处;而北京什刹海休闲文娱区虽然有着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环境,但品位不高、管理粗糙、经营不规范的现象随处可见。上海市发展文化产业虽然有很好的经济基础,但文化的原创能力有限。无论是影视产品、戏剧产品,还是文学艺术品,近几年上海都没有太多值得称道的作品。另外,过于强势的政府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也会产生某些负面效应。比如,上海文化体制改革明显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在文化产业领域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以文化企业为中心的格局还没有构成。其中,国有文化单位比重偏大,民营文化产业还没有构成气候,现代的文化中介服务机构落后等问题十分突出。
与北京、上海一样,深圳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项也有短腿的地方,比如,利用国际市场、国际资本方面的优势正在逐渐减弱。随着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对动漫等新兴文化产业的重视,深圳在新兴产业方面的先发优势也在减弱。再有,原创能力一直是深圳的弱项。原创人材结构单一、文化产业链前端原创不足,中端生产环节集约化程度不高、终端营销能力不强等问题将影响深圳文化产业贸易竞争力的提升。
初级阶段的“必修课”
文化产业正面临深入转型。互联载体的出现,带来了络文化产业。数字技术的出现推动了全球数字内容产业的兴起,计算机信息技术则增进了新媒体产业。电脑动画、电脑游戏、移动电视、游戏、数字电视、络电视等新兴文化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据美国普华永道有关部门预计,亚太地区将是全球新兴文化产业发展最快的地区,2009年中国大陆将超过日本,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文娱与媒体业务市场。与新兴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构成鲜明对比,报纸、图书出版、音像业等传统的文化行业,其生存空间则遭到挤压。世界报业自2001国际白癜风医院年以来,各国报纸10的广告收入(15亿美元)被络媒体所代替。1999年-2002年,除中国大陆,几近所有国家和地区的音像发行量均出现下滑的趋势。
在我国,传统文化产业一样面临生存空间的挑战,而新兴文化产业方兴未艾。北京、上海、深圳要使文化产业真正成为支柱产业,就必须结合本身特点,调剂文化产业结构,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尽快做大做强。对北京来讲,重要目标应当是把北京建设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原创远地,着眼点放在发掘文化产业前端领城。应采取措施稳定和扩大原创人群,并构成原创成果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产业链。即在文化产业链条的四个关键性的环节:前期创意―制作加工―营销推行1延伸开发中,捉住前期创意这个关键环节。另外,政府还应当做好支持中小文化企业、构筑创意产业聚集区、加强与周边城市的产业组合等工作。上海要在文化产业上构成优势,应大力扶持民曹文化企业发展,彬成活跃而多元的文化企业,使文化市场更加富有活力。同时,不但要保持新兴产业的原创优势,还应当努力提高传统文化艺术方面的原创能力,使上海的产业链更加完全。
深圳要在文化产业上构成优势,应当把工作重点继续放在发挥体制和机制优势上。应着眼于提高文化企业竞争力、办好文博会、加强深圳与香港、广州在文化产业和文化贸易方面的紧密联系等方面。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4年我国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占全部支出的14.48,其中教育消费又在其中约占50-60,文化娱乐消费大致仅为7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文化产业尚处在“初级阶段”。
文化产业发展触及人力资源的提升、产品和流程的投资、白癜风能否治愈产业集群的建立、海外市场拓展等多方面内容。从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来看,一个国家或1座城市的文化产业要成为优势产业,大约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期间大致经过两个阶段,一个是生产导向阶段,一个是创新导向阶段。在生产导向阶段,政府的作用至关重要。就目前来讲,北京、上海、深圳乃至全国的文化产业仍处在生产导向阶段。因此,3城市的政府如何掌控文化产业发展规律,正确地发挥扶持和导向作用,对所在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常常具有决定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