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筷子,大家肯定不会陌生
那么,你对筷子的了解又有多少呢
(央视公益广告筷子篇)
筷子,发源于中国,是中国、朝鲜半岛、越南、日本、新加坡等东亚、东南亚地区普遍使用的餐具。而筷子不仅是餐具,更是我们对家的依恋,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的饮食文化和民族传统。
中国关于筷子的相关史料最早是在商朝
古代还不叫筷子,叫“箸”
关于“箸”有很多故事
小编讲一下“箸”的来源
《韩非子·喻老》里有言
“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说的是商朝有个著名臭流氓
名叫殷受
曾经是个王者,史称纣王纣王这个臭流氓昏庸无道、穷奢极糜
喜欢用象牙做成箸
他的一名叫做箕子的臣子感到震惊
这个箕子是帝乙的弟弟
纣王的亲叔叔
他判定他这个不成器的大侄子要亡国
商朝的箸也还不是用来吃饭的
而是用来捞在羹汤里的菜殷受有个妃子叫妲己
众所周知,殷受特别疼爱妲己殷受喜怒无常、很难伺候
经常因为菜的冷热和咸淡问题生气
所以妲己都会自己先尝一下有一次
妲己尝到有几碗佳肴太烫
可是调换己来不及了
妲己于是取下头上长长的玉簪
将莱夹起来,吹了又吹
等菜凉了一些再送入纣王口中后来妲己让工匠为她特制了
两根长玉簪夹菜
这就是玉筷的雏形妲己发明了筷子
是民间流传最广的
关于筷子起源的传说
到了明清时期
箸才演变成我们现在熟知的样子
筷子之美这是一组唐朝、清朝间的筷子,没错,筷子真的可以美到这种程度
中日韩筷子的不同
我们的筷子足部往往又圆又粗
韩国的筷子筷身纤细,足部扁平
据说这是方便夹豆子,又容易在小碟里撕开泡菜
日本的箸则头尖身短
这与日本人爱吃鱼有关系
因为它比较适合挑鱼刺
不过,话说回来
日本的箸似乎保留了隋唐遗风
如上文所说
后者就曾创制一批两端细中间粗的筷子
筷子因制作工艺与材质分很多类型
小编挑几种我国常见的简单介绍下
1竹筷
筷子最开始就是用竹子做的
竹筷表面光滑、纹理规整
不容易藏匿细菌
材料本身也无毒无害、健康安全
制作时
一般选用成长3年左右的毛竹
竹筷最大的特点是上手比较轻
同等长度的竹筷
差不多仅有木筷一半的重量
这可能会让一些小伙伴觉得
“拿在手上没有分量
2木筷
不上漆的本色木筷
同样使用天然材料制成
安全无害
并且不同木材制成的筷子手感也不相同
是现在我们能买到的筷子里
普及范围最广
外形最多样
手感选择也最多的筷子
最常见的木筷材质
有鸡翅木(红木的一种)
红檀木、黄檀木、铁木等
木质筷子质地较软
容易产生划痕
如果清洁不彻底会容易藏匿细菌
所以平时使用时要更要注意清洁卫生
3金属筷
金属筷优点是结实耐用、好清洁
但它的缺点比较明显
首先是重量过沉
比同等长度的木筷普遍要重1倍以上
用起来很容易累
其次是表面太光滑
夹食物的时候比较费力
最后是它导热性强
进食过热的食物时
很容易烫嘴呦
购买金属筷子时
还要注意看是不是食品级别的不锈钢
如不是的话就一定不要购买
4漆筷
漆筷是在木筷的基础上,通过不同的上漆工艺,使筷子表面部分或全部被漆覆盖,并形成特定的图案,非常好看。
因为被漆面包裹,漆筷表面不容易残留细菌,清洗起来也比较方便。
但目前中国的漆筷并没有国家标准,我们不太容易弄清筷子上用的什么漆,放到嘴里是否安全,所以漆筷在我国并不普及。
//////////
筷子用法
虽然,咱们的筷子,只是十分简陋的两根木条。但它不仅仅是两根木头,它陪伴着中国人年了,参与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出生、长大、老去,一代又一代。
“一根筷子易折断,一捆筷子抱成团”。折不断的筷子不仅是中国人的亲缘,还有千百年的传承。因为,“筷子”承载的,是无数中国人的情感和记忆。
一箸一双、一蔬一饭,都代表着生活的剪影、对家的热爱、日复一日美好生活的向往。
END
本期编辑:左向暖右倾寒
责任编辑:庆宝钉子
土木系团委宣传部
(素材来源于网络)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