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一度好奇,南极的这种游禽为什么叫企鹅?
这个小家伙为什么叫浣熊?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或动物的名字都有说得出的缘由,有口耳相传的故事,往往是你像什么、爱什么便叫什么吧,简单、直白、任性。
至此,僧帽水母也是这样得名。
漂浮的僧帽,诱惑的色彩,美丽而孤寂。僧帽水母是一个包含水螅体及水母体的群落。每一个体都高度的专门化,互相紧扣,而不能独立生存。
僧帽水母(葡萄牙战舰水母)档案
外形特征:
1.鳔长9-30厘米,在水面上可以延伸多15厘米
(内含浓度高大90%的二氧化碳)
2.鳔下有长触须,最长可达22米,平均长10米
(其微小的刺细胞,分泌致命神经毒素)
3.浮囊上有发光的膜冠,能自行调整方向
分布范围:
大西洋热带海域
生活习性:
1.不能产生动力,随风、水流及潮汐来移动
2.浮囊体的淡蓝色可有效地防御太阳紫外线的伤害
3.僧帽水母很多会与多种海鱼一同生活,如小丑鱼
被僧帽水母折伤,除了遭受剧痛之外还会出现血压骤降,呼吸困难,神志逐渐丧失,全身休克,最后因肺循环衰竭而死亡。
但自然界的共生现象,也让僧帽水母不至于因为剧毒而孤独,有一种敢与他们作伴的小鱼叫“军舰鱼”,他们环绕在僧帽水母周边,吸引一些较大的鱼进入僧帽水母“毒手”的圈套,成为美餐。
致命的僧帽水母也有它的天敌,在《老人与海》中有生动的描写:“带彩虹的气泡很美丽,然而它们是海里极其虚幻的东西,老头儿喜欢看巨大的海龟在吃它们。海龟发现它们以后,就从下面游到它们跟前,然后闭上眼睛,身子完全缩在龟甲里,再把它们连同触手一并吃掉……”当然,这种龟,在吃掉僧帽水母后,有时也会因毒性而眼睛肿胀,但仅此而已。
大西洋海神海蛞蝓,也以僧帽水母为食,并将毒素留在体内。
僧帽水母喜欢过集体生活,各暖海都有它们的踪迹,景象非常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