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外用的有什么特效药 http://m.39.net/pf/a_4639937.html
1
??
鸡蛋花当然是很美的,但它最美的是落花。
它总在还很娇艳的时候就落了,完整的花朵落在地上很久都毫无倦色,看起来让人心疼之余还有点焦虑。
我见到鸡蛋花的时候,有一些很意外的情景。
有一次是在顺德杏坛镇的路涌村。这是杏坛最小的一个村子,像顺德的很多村子一样,都有河道从村中穿过,河道两旁就是人家。间错种着各种各样的树,三角梅,苹婆树,榕树,龙眼树,当然也有鸡蛋花。
奇怪的是,有鸡蛋花树旁边,河道上方结了一张网,网在河两岸的栏杆上系着,网上落着零星的鸡蛋花。
刚开始我还没明白,以为这个网是为了遮挡河里的什么,难道是河涌里栽培了什么特别喜荫的植物?
当然我很快反应过来,网的真正作用是接住鸡蛋花的落花,让它们不要掉在水里。我正在探头探脑之际,主人也从屋里走了出来,肯定了我的猜测。
“收了花之后,晒干?”
“系啊,晒干。”
“晒干后煲汤?”
“系啊,泡茶也好。”
虽然他说泡茶,但我明白这里的泡茶,与吾乡潮汕的茶有所不同。他说的泡茶就是将花代茶叶,加沸水加冰糖,制作成类似茶的饮品。
岭南人家是很随和淡泊,经常看到,在硕果累累的荔枝树、龙眼树下,几个人光着膀着在那里下棋,如入无果之境。
在河渠旁边的石凳子,经常看到男人光着膀子躺卧,一个个跟李白似的。不知道为什么不怕蚊虫叮咬。有时候我也看到他们躺着躺着坐起来,对着沟渠,做思接天外状。
总的来说,一个人能在户外睡觉,总是很让人羡慕的。
这个时候,如果旁边还有一张网接住落花,那就不仅让人羡慕了。这粗疏之余的细腻,让人敬畏。
落花被这么珍重地收集,也就没白落了。我对它的焦虑有了一些缓解。同时想到,热带国家的一些民俗中,喜欢使用鸡蛋花做成花环项链什么的,资料里有些解释,比如说什么佛教之花之类,但我想,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鸡蛋花的落花持久性特别强,不忍心将它们蹉跎了吧。
到了南粤这里,就不仅仅是把它们戴起来了,是把它们吃起来。其实鸡蛋花是夹竹桃科,汁液有微毒,花朵最好也是反复漂洗处理了再吃。所以,最初吃它的人,也可能不是因为嘴馋,实在是它太漂亮,光看着还不够,要吃了才表达爱惜。
全世界人民都喜欢以本地生长的植物入馔,顺德人运用的,也是顺德最常见的植物。
比如河边苹婆树的果实,也叫凤眼果,用以焖鸡。
比如桑基鱼塘上的桑叶,摘下来切碎,用以炒虾仁,便兼具色香味。
鸡蛋花也是。炸鸡蛋花,鸡蛋花肉片汤,鸡蛋花酿鱼糕、五花茶”……
功用无非是去湿之类,恐怕多数是心理作用。不过,看在这么漂亮的份上,什么味道什么功效都无所谓了。
2
??
屈大均在《广东新语》里提到过鸡蛋花。他的原文是这么写的:“花大如小酒杯,六瓣,瓣皆左纽,白色,近蕊则黄,有香甚缛,落地数日,朵朵鲜芬不败。”
这一小段文字里,有两处值得注意。
说它是六瓣,这是明显的错误,不知是观察上的疏忽,还是传抄刻印手民误植。六瓣太多了,五瓣刚刚好,这是美的物理。四季不应该少一季,鸡蛋花也不应该多一瓣。
另外,屈大块说它“瓣皆左纽”,仔细看,果然如此。带着旋纽形态的花形,比平铺的花瓣更立体,好像随时在保持着开放。
但“左纽”是神秘的!在著名的法国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里面,有这么一情节:有一天博物学家教授先生与他的仆人孔塞伊在打捞贝类,突然他的手摸到一个东西,他“立即发出了一声人的嗓子所能发出的最尖厉的叫声”。
孔塞伊以为主人的手被什么咬了,这位教授先生说:“我宁愿掉一根指头,也愿意获得这个发现!”
原来,他摸到的是一个左旋的斧蛤,螺壳是从左向右旋转的。博物学家主仆两个人为什么如此激动呢?在书中,作者借“我”的语言,说出左旋的珍稀程度:
“右旋是一种自然规律,行星及其卫星,无论是公转还是自转,皆由右往左,人常用的是右手而非左手,因此,人所使用的工具、器械、扶梯、门锁、钟表发条等,也都是以从右往左的原则安排的。大自然也同样是以这一原则造就贝壳的纹路的。”
或许鸡蛋花那若无其事的左旋花瓣,也是大自然里的珍稀。但如果不是屈大均的纪录外加凡尔纳的科普,我们也习焉不察了。
我友钟哲平老师提过,在千里驹故居,看到一地鸡蛋花旋落。看到鸡蛋花带着它们左纽的五个花瓣落下的美丽瞬间,旋落一词尤为准确。
两个因为写作而认识的女子在这里继续写文章
法律顾问:
安徽大湖律师事务所
江晶律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