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檀是一个文学名称,或说是社会学名称,与科学无关。科学的名称严谨而不可替换,文学可就浪漫多了。社会学就更加复杂多变,极易被人利用。
中国人历来认为紫色祥瑞。比如常说的“紫气东来”,原指老子出关,关令尹喜见有紫气从东而来,知道将有圣人驾临,便恭请老子写了千古名篇《道德经》。故宫原叫紫禁城,这是个老名字,缘于紫微星垣。因而可知紫色的地位。
目前可以查到的有关紫檀最早的纪录是公元3世纪。从那时起,唐宋元明清对紫檀均有记载。但这些紫檀与我们梦寐以求的紫檀是不是为同一木种,现在谁也说不清楚。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紫檀历来价格高昂,居各木之首,多种古籍均有记载,所以紫檀成了木材明星。
紫檀虽在国人口口相传中地位崇高,但在科学分类上一塌糊涂。查一查最权威的书籍,《中国树木分类学》把紫檀归为豆科或蔷薇木;《辞海》称之为青龙木;《汉语大词典》说得更笼统:常绿乔木,木材坚固,紫红色,可做贵重家具。紫檀在科学分类中的模糊一点儿也不耽误百姓们对它的热忱,凡对紫檀略知一二的人,谈起来一定眉飞色舞。
紫檀就钻了这空子,我们今天常说的或目标明确所指的紫檀是以清宫紫檀家具为标准的紫檀,是一望便知具有贵族气的紫檀,是几百年来历朝历代文人墨客歌咏过的紫檀,而不是由于紫檀的名望而衍生出来的替换物种。
不幸的是今天市场上比比皆是替换物种,名称也煞费苦心。小叶紫檀对应有大叶紫檀,海岛紫檀对应有大陆紫檀,非洲紫檀对应有东南亚紫檀,还有一些稀奇古怪的紫檀,凡是色泽接近,硬度高,份量沉的都跟紫檀攀上亲戚,一些学术机构也频频召开研讨会、论证会标榜紫檀的“新发现”。
我们面临的现实非常残暴。清宫所用紫檀业已灭绝。清档载:乾隆年间宫中紫檀已近告罄。一个物种一旦灭绝,再生几无可能。打一个比喻,虎在动物学中分八个亚种,我们熟知的有东北虎、华南虎、苏门答腊虎、印度虎、爪哇虎等等,今天有三个亚种已灭绝,灭绝的新疆虎费力巴拉地又悬赏又拉至今一无所获。灭绝了没法替换,抱来一只东北虎在专家眼里怎么说也不是新疆虎。但是,对于虎仅限于一般了解的老百姓,你说你怀里的是什么虎就是甚么虎。紫檀目前就是这样,每个人都将自己弄到的类似紫檀称之为紫檀,并信誓旦旦。
如果我们以文学的心态宽容对待紫檀,那一切类似物种都可用此称谓。但有收藏古物之癖的爱好者,对此就需要挑三拣四,才能把真正意义的紫檀收入囊中。
紫檀不是一种树名,没有对应的树。学术界至今未能就此统一认识。因此紫檀的魅力就在于此,充满了文学空想.
紫檀的认知
每一个对紫檀感兴趣的人都希望自己一夜之间成为火眼金睛,在纷杂的硬木中将紫檀一把拎将出来。但这有一个程序问题,如果对紫檀的社会环境一无所知,判断紫檀的确是一道困难。
紫檀的一般物理性为:色彩深重,紫中带红;份量极大,入水即沉;硬度较高,一般打击不留痕迹;质地致密,横纵向都可受刀等等。可这些特性没有准确的科学数据,仅为行家的一般感受,语言转达时因人而异,理解起来也因人而异,所以紫檀在漫长的传承中,融进了各种浪漫奇异的想象。
永乐初,明成祖朱棣派郑和7下西洋,浩荡的船队满载绫罗绸缎及丰富的物质,像一个阔亲戚下乡一样,恩赐财富。中国封建社会轻视商业,郑和没有把贸易当回事,觉得阔亲戚从乡下带回土特产特别跌份,空船而归。但空船在海上航行遇风浪摇摆过大,为防翻船,船舱内需要重物压舱,产于东南亚的紫檀恰好能废物利用,充当了压舱物。
紫檀就在这会儿,没枝没叶地码放在船舱底部,歪打正着地运到了中国。紫檀刚到中国时没能大大派上用处。明中期之前宫庭及民间的高级家具以彩漆家具为主,不见紫檀。
紫檀开始一定先做些小件物什。紫檀的色泽与良好的物理特性颇受市场及宫庭的爱好,地位随之爬升。到了明晚期,文人发现了紫檀的沉穆雍容之美,倍加推重,紫檀随后像一个新星,登上历史舞台并担当起主角。
主角的魅力决定1出大戏的生命力。紫檀加入明清家具行列,即刻引领时尚之先,且5百年不衰。
硬度适中的紫檀一经细致打磨、烫蜡以后,立刻闪着一层幽幽暗暗的光,纹理若隐若现,棕眼密布;用手抚之,滑如绸缎。尤其年久以后,构成包浆,闪着金属一样的光泽,非常耐看。如有雕工,紫檀能把纹饰的细微之处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细者穿枝过梗,俗称过桥;粗者圆润饱满,特别表现花卉的阴阳向背,动物的肌肉翎毛,紫檀雕工的细腻为其它材质所不可企及。
惋惜的是,这样优秀的材料少有大料。明清紫檀,以宫庭家具为准,常见面板材料宽不足15CM,特别长材,不见宽板,偶见紫檀板极限宽度也在30CM之内。我们可以想见,空心的树干极难开出宽大材料。俗语说“十檀九空”,很能说明问题。过去,有商家报信,发现紫檀方桌一件,面板两拼。不用去看,一听就知不对,我所见紫檀方桌不计其数,面板少则四五拼,多则七八拼,从未见两拼的,故狭隘经验有时也十分灵验。
以上仍是判断紫檀的笼统办法,笼统的好处是对一个新事物马上就可以建立一个接近正确的判断。一开始强调细微之处,极容易误入歧途,并应了那句著名的成语:盲人摸象。
紫檀的分类(上)
由于紫檀不是科学命名,它的分类就显得力不从心。历史上所有的紫檀分类都是以目鉴为标准,依照一般认知事物的规律,取一个恰如其分的名字。名字被社会接受了,就会流传开来;不接受,只有少数人孤芳自赏。
除去金星(牛毛)紫檀,紫檀以目鉴主要还有鸡血紫檀、牛角紫檀两种。鸡血紫檀,也有称之为牛血紫檀的,典型特点是木纹较清晰,紫色中带有大面积血色斑条,许多时候如手抹状,呈无规则散布。这类紫檀在刚刚剖开木料之时,血状散布及色泽特别明显,初见者叹为观止。鸡血紫檀在紫檀中数量少于金星紫檀,多于牛角紫檀。所做家具广做占多数,这可能由于当年这类紫檀由广东口岸上岸,运往内地不多的原因。鸡血紫檀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材料比另外两种大些,凡面板宽些的,用料壮硕些的,鸡血紫檀为多,鸡血紫檀的善雕性不如金星紫檀,故雕工多采取粗犷风格雕工,凡雕工明味较足的紫檀家具,多属此类。鸡血紫檀与另外两种还有一点小小的差异,感觉上硬度稍逊,所以亮度要差一些,这一点也不容忽视。
再一种就是牛角紫檀。我曾屡次听鲁班馆的老师傅对此赞不绝口。这类紫檀以肉眼观,最不像紫檀。它的特点最难掌控,极易被疏忽错过。凡是看着像紫檀,又有点像老红木,可能就是牛角紫檀。这类紫檀材料质量好,硬度最高,一经打磨,闪着幽幽暗暗的光泽,尤其年久以后,其美丽动人难以言表。牛角紫檀,顾名思义,指材质类似牛角质感,细腻而少棕眼,用手抚之,润滑犹如婴儿肌肤。牛角紫檀的纹理不如鸡血紫檀那样明显,纹路显得细弱,色泽变化也小。这类紫檀一有包浆,真的如牛角一般,非常可爱。可能是由于牛角紫檀的上述特点,凡用此料者绝少雕花,大都素面朝天。工匠深谙此道,取长补短。
将金星紫檀、鸡血紫檀、牛角紫檀做1比较,可以看出它们的某些规律。掌握这些规律,需要大量实践,比较是一条捷径。如果将这三类紫檀放在一起,就比较容易辨别它们,比较容易记住它们各自的特点。一旦记住这些特点,就能运用,尤其是弧立无援的情况下,要调动自己记忆的库存,将最有用的信息调出来,在脑海中变成视觉影象,与眼前这件紫檀比较,这与计算机功能无异,存储量越大,应用时就越有效。
我用两篇的篇幅来说明紫檀的分类,仍可能挂一漏万。我所告知读者的是传统意义的紫檀,即明清两代家具和其他木器小件所用良材,而没有触及今天五花八门的紫檀,今天大量使用的新型紫檀将在以后分述。即便是传统意义的紫檀,也有不属良材或有误解的。比如过去老工匠常说的花梨紫檀,是指棕眼过粗、类似花梨木棕眼、较为粗糙的一种民国才出现的“紫檀”。这类替换物常常染色,完全用于欺世,应了那句成语:滥竽充数。固然还有更可笑的说法是“白紫檀”,这是无知者无畏的说法。凡紫檀年久失蜡,经风吹日晒后一定显示一种泛白的金属般的光泽。一旦重新上蜡受热,白紫檀立刻重现真身。
紫檀的分类(下)
我在栏目开篇时说过现在紫檀名称复杂,各类“紫檀”起名做秀,为的是吸引眼球,占据市场。紫檀在使用之初,本无分类,后因地位崇高,市场需求剧增,紫檀变得细致起来,有了分类,以期适应市场变化。但这难免鱼龙混杂,泥沙俱下。
现在流行的紫檀名字的前缀词均不见史书记载。连民间口头之说也是近10来年的事情。甚么小叶大叶紫檀,甚么海岛大陆紫檀,都是商人们苦心。
最早紫檀的分类是工匠们口口相传的。比如金星紫檀,是指最具代表性的家具良材,清宫的紫檀家具大半是用此材而制。金星本来指紫檀木创平后迎光闪现的金色光点。在暗紫色的木材上,金色光点常常以条状闪现,这就是金星紫檀的名称由来。但金星闪现多半是新材,或保存良好的又十分干净的家具,年代1久,稍有污垢,金星则难以视察清楚。这时候,与其同体而异名的名称出现了——牛毛紫檀,牛毛是指紫檀材料表面细如牛毛的棕眼,均匀而细碎。这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一个重色,一个重形。但有一个极其有趣的现象,凡商人及收藏者大都愿称之为“金星”,凡工匠大都常称之为“牛毛”,侧重点的不同,最直接反应了立场。
今天所说的小叶紫檀,如果非要找出类似物,金星(牛毛)紫檀最为接近。小叶紫檀我以为是以讹传讹。紫檀材料我国不产,过去和今天全靠进口,用船将其运回。紫檀上船前就没有枝叶,只剩主干,一来便于运输,二来也提高了利用率。枝枝杈杈没有用途,故不必上船。中国人没人见过紫檀的叶子,无从比较叶子之大小。倒是多年之前我曾听老工匠说过,紫檀的棕眼大小可以辨别材质的优劣,小眼儿比大眼儿的好。
北京方言儿化非常严重,小眼儿外人听来就是小叶儿。外行人想当然就称之为小叶儿紫檀,长此以往,以讹传讹,谬种流传至今。
当所谓小叶儿紫檀匮乏以后,大叶儿紫檀就粉墨登场了。过去老工匠说的大眼儿紫檀也有人称之为花梨紫檀,是说这类紫檀材质粗糙,棕眼大而长。花梨紫檀是晚清民国紫檀家具热时的替换物,来源不清,数量也不太大。因当时贸易没有今天这么发达,能找到这等替身就不错了,大眼儿(花梨)紫檀就匆匆亮相了。这类紫檀历来为收藏家所不齿,以为滥竽充数。
而我们今天市场常说的新材——小叶儿紫檀、大叶儿紫檀还都不是上述两类,完全是商人们的努力。将类似或谓接近紫檀的新材强行分类,而市场由于紧俏,也就接受了这1说法,并迅速流行开来。无数次商家信誓旦旦地告诉我,小叶儿如何如何,大叶儿如何如何,使我深为他们坚持不懈的精神所感动。
紫檀的性情
我们常人对木材的了解极容易停留在表面上。首先是外观,色彩、光泽、纹理等等;其次是质感,重量、硬度等等。这些要素构成我们对木材的初步价值判断。紫檀、黄花梨、鸡翅木、红木等优秀木材仿佛都是依照这些标准评判的。
而我们疏忽的正是木材最重要的品质——性情。这是一个非常具有文学色采的辞汇,科学的名称应当叫内应力。应力的产生是物体遭到外力作用时,内部产生的对抗的力。这听起来枯燥无味。木材能受甚么外力呢?承重的压力;冷热干湿的抽胀;内部纤维破坏后(比如榫卯、雕花),局部强度的下降;搬运当中受力的不均匀;无数种假定都可以改变木材固有的常规状态,使之做出恰当的反应。这时候的木材可能开裂,可能变形,可能收缩,可能膨胀,还可能完全断裂,诀别历史。
重视木材内在的表现是古代工匠经过长时间的摸索总结出来的。早些年,我常听老工匠说,这木头性大,那木头性小。
他们所说的“性”就是应力与适应环境的能力。每一种木材性情不同,在不同环境中表现也有天壤之别,有些乃至不可思议。紫檀是性小的良材。这就是说,紫檀变形率小,遇热遇冷遇干遇湿都能应付自如。我们很少看见大面积开裂的老紫檀家具,收缩缝也少有过分者,适可而止。在雕刻方面,紫檀由于结构细腻,组织均匀,纵向、斜向、横向受刀差异不大,特别横向受刀不阻。这些话说得不够通俗,意思就是任何一个方向下刀都感受差不多,不像竹子,纵向下刀势如破竹,横向下刀如切钢筋。竹子是一个极端,用之比喻比较容易弄懂我所要表达的意思。
紫檀在所有硬木中“性”是最小的,换言之,没什么脾气,特别在表现细微之处时更显出它的耐心。比如小件紫檀中常有雕工细之又细及穿枝过梗者,让初见者叹为观止。当你知道了这器物年龄已逾百年或几百年,仍保持初始之状态,才能够对紫檀的性情有所了解,才知道紫檀之所以成为中国古典家具良材的老大。
谁也别不服气,在一样尺寸的方板取出一样直径的圆洞,放上一年,其他木材都会显出明显的椭圆或轻微的椭圆,只有紫檀仍能保持其初始的圆形,以表现其高贵的品德。
版权说明
来源:络,如有侵权请告知
北京看白癜风效果最好专科医院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怎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