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说时间太瘦,指缝太宽,一指流砂流尽了我们所有的青春。而有一种木,守着岁月几千年的秘密,唱尽了繁华,看淡了历史更迭。深深扎根,铸成一丝一缕的纹理脉络。
回首翻开带有原木芳香的记忆,触摸原木那岁月变迁而留下的年轮烙印,时光典藏百年,洗尽铅华,依然展现质朴天然的生命本色。
它,就是榆木。
诗人眼中看榆木
诗人韩愈道榆树“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木讷讷如“榆木疙瘩”也有了缤纷桃要斗春之感。
百姓眼中的榆木
在那物资匮乏的年代,榆钱儿果就是那一口口粮,喂饱了饥肠辘辘的大人小孩。想那一碗青绿爽口的榆钱儿粥,或者是一篦子榆钱儿饭团子,就是美味珍馐。
匠人眼里的榆木
宽厚坚韧的榆木被做成祠堂庙观里的供桌、供案,成为最接近神灵的宠儿,传达倾听着虔诚的人们发自肺腑的与神灵的低语,比其他的东西更多了一份灵气神性。
在木匠眼里,榆木是上好的木材。其木性坚韧,纹理通达清晰,硬度与强度适中,适合透雕与浮雕。它刨面光滑,花纹美丽,能与珍贵的鸡翅木媲美。
榆木的名片
木名:榆木
拉丁文名:ULMUSRUBRA,。
英文学名:Elm。
特征:心边材区分明显,边材窄暗黄色,心材暗紫灰色,材质轻而硬,力学强度较高,纹理直,结构粗。木性坚韧,纹理通达清晰,硬度与强度适中,刨面光滑,弦面花纹美丽,有“鸡翅木”的花纹,是主要家具用材之一。
榆木的分类
榆木质地硬朗、纹理直而粗犷,色泽质朴天然。榆木有黄榆和紫榆之分。黄榆常见于生活中,木料新剖开时呈淡黄,随年代久远颜色逐步加深。而紫榆天生呈黑紫色,色重近似老红木的颜色。
明清风范雅趣之物
榆木,素有“榆木疙瘩”之称,言其不开窍,难解难伐之谓。不少人戏称,老榆木如同一位善解风情的“市场老手”。尤其在古代,无论是王榭堂前,还是百姓后院,都有它潇潇伫立的身影。人们在它的庇护下畅谈,发出豪放爽朗的笑声,文人学士吟诗作对,点缀闲适才情。
雅俗共赏的老榆木,无处而不在。它以自己坚韧的品性,厚重的性格,通达理顺的胸怀,深得雅趣之士的喜爱和赞赏!
榆木家具的制作从明早期至清朝晚期从未停止生产,从明清时代就有“南紫檀,北乔榆”的收藏历史。
木材本身不加掩饰的疤痕和虫眼,将其原生态的自然韵味表现得淋漓尽致。充分展示出明式家具简洁、明快、质朴的艺术风貌。老榆木地板,自然朴实,代表了一种传统,一种文化,一种品味和一种格调。
逾越百年“耐腐之王”
由于榆木质地坚韧,纹理细腻美观,硬度与强度适中,耐腐耐湿,有弹性,抗压性较强的特点。榆木成为了很多家居的宠儿,在中世纪时代的欧洲,榆木被制成水管。历经荏苒岁月,水管长期在湿润的环境下浸泡,依然历久弥新,难以腐烂,长期保持本真色彩,可谓原木中的“耐腐之王”。因此,很多人纷纷把榆木经加工、雕琢髹漆等工序,制作成坚硬美丽的木地板以及精美的雕漆工艺品。
地板之美雅趣共赏
如今,工匠钟情于那一份雅俗共赏的趣味,采用传统的木工工具,结合手工雕刻制作工艺,让工艺师们的创意和美学理念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空间。
让每一块榆木地板,在工匠的艺术巧思和精心锻造下,刻画出独一无二的脉络肌理。人们透过榆木地板,触碰着质朴的木材质感,感受着生活的品位与雅趣。
识木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