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周鹏大夫面对面一分钟(29)——ASCVD“特高危”患者和其LDL-C的新目标值欧洲心脏协会(ESC)和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协会(EAS)年最新发布的血脂管理指南中,在对未来心血管事件危险分层方面,明确定义了“极高危”、“高危”、“中危”和“低危”四个层面,并未提过“特高危”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病(ASCVD)的概念,但在字里行间,提及了一个比“极高危”还高危的群体,同时明确把我们带进了ASCVD降脂治疗(降低LDL-C)的“1.0”时代。在ESC/EAS年新血脂管理指南“推荐降低LDL-C治疗目标”部分,下列情况和推荐格外引人注目:译成中文,如下:“在最大耐受量他汀治疗时,ASCVD患者仍然经历了第二次血管事件(无需与第一次事件同一类型),可考虑LDL-C的目标值为<1.0mmol/L(<40mg/dL)”。笔者认为这个格外高危、比“极高危”还“高危”的情况即“在最大耐受量他汀治疗时,ASCVD患者仍然经历了第二次血管事件(无需与第一次事件同一类型)”,属于“特高危”。“特高危”并不是空穴来风、危言耸听,而是让医患双方都加强警戒,用更强的二级预防手段包括更强的降脂治疗措施预防或延迟下游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因为与诊断为胰腺癌、肝癌和肺癌后不一样,诊断为ASCVD后,是可以对下游事件进行有效防控的——10个心梗,9是可以预测的;6个心梗,5个可以预防。,请“特高危”ASCVD患者朋友记住这个新目标值。当今,降脂治疗领域内胆固醇(LDL-C)水平“越低,越好(TheLower,TheBetter)”这一观念正在日益普及,“降脂治疗没有下限”这一概念也在呼之欲出。那么,对这些越来越低的LDL-C水平,是不是没有一点担忧呢?这是另外的话题。给“特高危”ASCVD患者的寄语:第一:即使是“特高危”ASCVD患者,仍然有有效的下游事件防控办法的。第二:“亡羊补牢,未为晚也”——此时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在最大耐受量他汀基础上,加用依折麦布等其它降脂药,以期尽量把后续的不良心血管事件推迟。请等待:“高危”ASCVD患者“坏”胆固醇干预的新目标值本系列更多内容,请感兴趣的朋友按下面图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