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治疗白癜风 http://m.39.net/pf/a_4603724.html
首例
胫骨横向骨搬移治疗糖尿病足手术
填补
空白
7月14日,医院手足外科成功为一名左下肢闭塞性脉管炎患者实施胫骨横向骨搬移手术,使原本因缺血坏死濒临截肢的患者避免了截肢。这项新技术填补了舟山医疗卫生领域的空白。
今年75岁的徐阿婆罹患糖尿病数十年,左足第1、5趾在半年前开始出现部分皮肤溃烂。
医院治疗,尝试了许多种方法,都不见效,症状不但没缓解,而且感染溃烂愈发严重。
“我感觉左脚很冷,痛的整晚都睡不着!”徐阿婆对接诊的周朝主任说。周主任为阿婆进行了检查,发现她的左足第1、5趾已完全溃烂发黑,踝关节以远的皮肤发紫,肤温冰凉,足背动脉已经触及不到,并有间歇性跛行。综合分析后,患者被诊断为左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症、左足糖尿病足伴感染坏死、高血压等。按照已往常规方法治疗,患者的左脚因缺血坏死截肢的可能性很大,患者及家属都非常担忧。
“能不能不截肢?”望着患者家属希冀的目光,周朝主任想到了胫骨横向骨搬移手术这项新技术。他特别邀请了手外科杨红海主任和李展振院长对患者进行了会诊,经过缜密会商,一个完善的手术方案被制订出来。在李展振院长亲自指导下,广华手外、足外两位主任强强联合,耗时2小时,终于成功为徐阿婆完成了这台手术。这是舟山区域首例成功开展的胫骨横向骨搬移手术。不仅填补了舟山医疗卫生领域的空白,也标志医院在肢体重建领域迈上了新台阶。
胫骨横向骨搬移术原理来自llizarov牵张应力法则,该法则是俄罗斯医学专家Ilizarov于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肢体再生与功能重建的理论,被公认为近代矫形骨科的第四个里程碑。该法则原理是生物组织被缓慢牵拉时会产生一定的张力,可刺激组织再生和活跃生长。人的骨骼和人体的上皮组织、结缔组织一样,具有很大的再生潜力和可塑性,给骨骼一个合适的应力性牵拉,骨骼及其附着的肌肉、筋膜、血管、神经就会同步生长。
医院手足外科在我市第一个将该技术应用于血管重造,通过对生物组织缓慢牵拉,使骨块周围软组织(包括血管)再生,重新产生新的微循环系统以改善患肢血供,成功为患者保留住了原本要截肢的左脚。术后,徐阿婆将会在医生的指导下,每天调整外固定支架开始后骨搬移治疗处理,每天调整1mm,分四时段调整。
糖尿病足也就是俗称的“老烂脚”,是指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肢体末梢缺血坏死,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深部组织坏死。它以病程长、治愈难、费用高、致残率高为特点,是一种较顽固的血管疾病。胫骨横向骨搬移术只需挪动患者一块骨头,便可刺激再生新的血管网系统,从而恢复患者下肢血液循环,促进组织再生,创面痊愈。手术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住院时间短等特点。
“糖尿病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各种并发症!医院一直致力于骨科技术创新与引进,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真真切切地为患者解除痛苦,这也是我们办院的初心。”医院李展振院长介绍说。
专家坐诊
医院足踝科专家薛剑锋教授,毕业于复旦大学医学院,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现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足踝学组青年委员,SICOT中国分会足踝学组委员。年曾赴瑞士Basel大学足踝外科Hintermann教授和法国Lyon足踝外科Coillard教授处培训交流,年获AO奖学金赴德国Dresden足踝外科中心Zwipp教授处访问学者。
主治方向:足踝急性创伤、骨折,足踝部陈旧性损伤及创伤后遗症,足踝部运动损伤,足踝部畸形(平足、高弓足、拇外翻等)的诊治
薛剑锋教授将于7月29日上午来我院坐诊,为广大患者带来福音。
ef
钟超主任坐诊时间:7月15日(周六)
上午8:00-11:30定海广华坐诊
下午14:00-16:15普陀广华坐诊
您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