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介绍一种软木——楠木。鉴定木材的软硬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用指甲去掐木材,楠木会留下痕迹,而硬木是不会留下痕迹的。
在过去的收藏中,大部分人对楠木不是太重视,一则楠木家具本身数量就比较少,2则根据中国人传统的价值观,只有沉重的木头才有价值,所以楠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备受冷落。近年经过商家炒作,人们对楠木有了新的认识。当今楠木重出江湖,并迅速占据市场,成为中国古典家具收藏里的新宠。楠木木性温和不容易变形,
耐腐蚀性极强
这是一个金丝楠木的都承盘,它是复制品,原件使用的是鸡翅木。复制品使用金丝楠木,是由于它跟鸡翅木有类似的地方。金丝楠木的色彩很暖很收敛,近距离看,能够感受到它绸缎一样的光泽。
这件都承盘选用的金丝楠,在光线下很明显地闪着金色。金丝楠木很合适做小件,其特点就是不容易变形,越用越温润,所以很多人都喜欢金丝楠。另外,金丝楠的木质特性决定了,冬季的时候它不像紫檀、黄花梨和红木那样冰冷。乾隆皇帝冬季睡的床就是金丝楠木的,而在夏天则睡紫檀、黄花梨这类硬木质的床。
楠木还有一个特性就是耐腐蚀。现在流行的盗墓小说中,喜欢写金丝楠木的棺椁,就是由于楠木的耐腐蚀性极强。从战国到汉朝的墓葬里出土过量年前的楠木,非常粗壮,架起来以后上面还可以站人,强度很高。另外,出土的楠木棺椁,如果将上层脏污的部份刮去,楠木就会焕然一新,完全看不出是在地下埋了上千年的模样。楠木的耐腐蚀性超越人们的想象,这也是由它的木性决定的。
都承盘的底部有现代复制品的标志,可以进入寻常百姓家。过去的老物数量非常少,现在即使有钱也未必买得到。而使用新材料做复制品,特别做小件,就不需要很大的木材。
有些木头类似金丝楠木,比如金丝楠木。市面上很多金丝楠木家具都是用金丝楠木制作的,试图以假乱真。一个简单的分辨方法就是,相对来讲,楠木木性温和,不容易变形,而柚木木性比较刚强,容易变形。
楠木的纹理符合文人的审美与气质
这是一个普通的楠木方盒,它上面有刻字,清晰地告知了人们它的功能。刻字为“钦定4库全书简明目录经史子集臣纪昀谨书”。纪昀就是纪晓岚,他是4库全书的总编辑。这个楠木盒里,当年装着四库全书的目录,但内存的目录已散逸。
这个方盒是乾隆年间的物品,距今有多年了。它构造精致,木质稳定,严丝合缝。用楠木制作书籍包装盒,缘由有3:第一,楠木的纹理收敛,不夸大,符合文人的审美与气质;第二,楠木有气味,属于樟树科,可以防虫防腐;另外,楠木的纹理非常漂亮,它侧面的木纹如沙滩,像流水。
这样的楠木方盒,在今天可能会被随手抛弃。历史上大量的文化信息和文化实物,都在历史的长河中被淹没了,因此我们要留意保存一些重要的历史文物。
通常情况下,
楠木的寿命有多长?
树木都有寿命,一般情况下树木的年龄都比人长,也有些树木寿命很短,比如杨树。树的寿命与它的生长速度有一定的关系,生长比较缓慢的树,通常寿命比较长。在不出意外的情况下,比如被砍伐或遭受严重的病虫害,楠木最少能活年。楠木属于樟科,有香味,能避虫,生长在南方湿润的环境中,在云贵川的原始森林中可以找到。
楠木在北方家具制作中不太经常使用,只有故宫中才有楠木雕龙大柜。但它在建筑上非常多见,比如北京十三陵的长陵中就有楠木大殿。承德的避暑山庄,也有非常著名的楠木殿,全部都是素的。另外,北海也有楠木大殿。
楠木本身有一种涵蓄、收敛的美,并且防虫防腐,因此在作为楠木大殿的木料时,如北海和承德避暑山庄,都是不上漆的。
现代对楠木的使用与古代有所不同,由于商业化的渲染,楠木被大量地制成家具。楠木有一定的存世量,它是中国家具优秀用材中唯一在国内就可以找到的木材,除云贵川,还有广东、广西,都有大量的楠木,不像紫檀、黄花梨和红木只有少数的在海南有散布,大部分都需要从海外口。不过从市场上来看,现在的楠木与其他硬木家具相比,数量还是很少的。
明朝楠木的运输,
从砍伐到运至北京,
一根楠木的价格会翻多少倍?
在古代,北京是使用楠木最多的地方,明清两代修建皇宫,大殿主要的柱材都尽量使用楠木。楠木是从云贵川,特别是从四川运过来的。
明代时期,在四川砍伐1棵楠木(直径超过1米)的本钱,据《四川通志》记载,大概需要七八金,“金”指铜钱,折合一两白银。将这棵楠木运出四川的费用,黄仁宇在《明朝的漕运》一书中,对明朝楠木的运输做了精确的计算;从四川起运,要走五万千米才能运到北京,每20根、30根扎成一支木排,需要40个劳动力去负责,到达北京最少需要三年的时间,20—30根这一排大约值六万两白银,是在四川时成本价的两三千倍。
今天商品运费所占的本钱很低,美国学者马克·莱文森在《集装箱改变世界》一书中提到,由于有了集装箱,有了海运,所有的运费都变得低廉,才使全球商品能够大量流通。
而在古代,一根楠木从四川运到北京,需要三年时间,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本钱增加两三千倍,这在今天是不可想象的。这体现了现代生活与古代生活的差异,和社会的变迁。
何为“接圈榫”
马未都评:圈椅是中国明清两代最重要的椅具,形态非常优美,它的圈是圆形的,在接圈的时候有一个弧形,接圈以后,就要使接口牢固。
接圈榫是为了固定扶手,在中间加楔子,也称楔钉榫。接圈榫的接圈有很多种方法,比较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斜茬的,很简易,将一样的两边对起来,为了让它结实,把左右两侧的楔子嵌入后,略微使力,就固定住了。工匠一般会用鎯头把楔子楔死,过剩的部份锯下去,打磨后非常光洁,结构也很完善。另一种方法是直茬的,两边各有一个舌头,深深地嵌入对方的肉里,再将两边的楔钉固定住,也非常结实。
很多明朝的圈椅,历经年都不会散开,这是家具的结构决定的,方法比现代简单有效,现在流行用胶,但胶性会失去,三五十年以后没黏性了,就会散开。
圈椅的接圈采取了很简洁的构成方式,而中国古代家具的结构,很多时候源于建筑的结构,如房屋结构等。比如赵州桥,有1多年的历史,到了今天仍然坚固不塌,这是由它的结构决定的。
古人不管在制作家具还是进行建造时,都会斟酌它的结构和坚固程度,在施工中非常的有耐心,重视质量,所以才会使赵州桥这样的灿烂文化遗产延续上千年。
如何
治白癜风最好的方法北京好治疗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