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寒冷,许多中老年人会感觉下肢发凉,行走一段距离后会出现小腿、大腿甚至是臀部的酸胀麻木以及疼痛,不得不停下脚步休息一会儿才能继续行走,大多数人会对此不以为然,认为是年龄大所致。实际上这是动脉粥样硬化累及到下肢动脉引起,如果不引起足够的重视,那么行走的距离会越来越短,疼痛会逐步加重,到最后即使不行走也会出现疼痛,也就是我们所称的“静息痛”。一旦出现静息痛,治疗相当棘手,有时会出现局部脚趾头的坏死,严重时需要截趾甚至截肢。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并且病的意识不强,重视不够,往往导致疾病的自由发展,最终截肢,甚至危及生命。
其实,只要早期予以足够的干预是可以预防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本质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因此预防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预防的关键在于减少和消除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包括:戒烟、肢体锻炼、控制高血压、降血脂、控制血糖等。
NO.1戒烟吸烟会增加血液中的一氧化碳含量,将血液中的氧气取代,吸烟是对患者最有害的习惯。吸烟会使血小板凝聚,加重动脉的阻塞情形,吸烟还会降低服用药物的效果。
NO.2控制血压高血压对血管损伤很大,会引起很多并发症。发现心脑血管疾病的同时应该检查下肢血管情况。
NO.3合理饮食避免经常进食过多动物性脂肪及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多吃含有丰富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豆类、豆制品、植物油、各种水果等;尽量避免高脂肪饮食、高糖、不易消化及刺激性食物,饮食宜清淡。
NO.4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经常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平时可以做一些适当有规律的步行锻炼,可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提高肌肉组织的摄氧和耐受无氧代谢的能力。
NO.5足部护理保持足部的清洁和干燥,对于皲裂的皮肤需使用护肤霜;由专业人员修剪趾甲和茧皮;穿宽松的鞋;避免各种可能导致足部受伤的活动,如赤足行走等;皮肤瘙痒时,可涂拭止痒药膏,但应避免用手抓痒,以免造成开放性伤口和继发感染;禁止任何形式的热敷。
供稿:周爽
编辑:方晓梅刘宇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了解更多推送文章,请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