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有亲人朋友第一次来家里吃饭,唐老师带他们参观我的厨房时,都饶有兴致地介绍“我们家最值钱的都在这里啦”。我来不及制止他胡说八道,但是心里很清楚:这厨房的家伙事儿何来的值钱,只不过是花钱比别人多罢了。
工作后开始独自生活,下厨时间和工龄一样,不长不短也有6年多。刚入门时见到厨房用品就心思活络,买比用重要;现在几乎做到了淡定自若,用才是买的意义。年初我给自己挖坑想写一篇厨房用品指南,左右不敢动笔也是有自知之明的。沉淀了一年回看厨房现在用的物件,都可以说是我下厨时的左膀右臂,对得起我的挑剔,经得住时间的检验。现在终于有了一些底气,可以写写心得,供同好人士参考。
如果一股脑毫无逻辑地推荐我的厨房爱用品,那就成了以买为中心的商品简单罗列。既然说是有意义地花钱,还是要回归到消费的核心:好用、耐用、没它不行。我想从一个真做饭人的角度和实际感受,秉承实用且尽可能美观的原则,聊聊烹饪工序中可能会使用到的物品、挑选它的方法、以及我个人目前的选择,应该更容易让大家体会到它们的妙用。
所有个人推荐,除了极个别不太好找的,几乎都能在著名购物网站轻松寻得。抽油烟机、炉灶、下水槽、台面、橱柜、净水机等厨房家装用品不在本文讨论范围。
一、围裙
围裙是防止油水汤汁类的溅身上,也是随时准备下厨干活的一个穿戴。进出厨房的第一件事和最后一件事,都是穿脱围裙,它很重要。
挑选围裙最关键的两点:①挂肩式。试问市场何时能淘汰挂脖式围裙?我们现代人天天伏案工作和低头看手机,肩颈已经要废了,回到家还要让围裙套着脖子受累,真的太残忍。一字之差,云泥之别。挂肩式围裙的受力点分布在肩膀和背部,沉浸在厨房里几小时不出来脖子也轻松自在,挂脖式围裙从此别过。②全天然面料材质,即棉或者麻(应该没人整一真丝的围裙吧),穿上透气不闷热。往大了说,万一不小心把厨房点着了,化纤类面料的围裙遇火就熔缩起泡,太容易引火上身。正在洗菜时电话响了还能应急擦手??。
满足这两方面,它就是一好围裙。我很喜欢MUJI的全麻面料的挂肩式围裙,穿脱利索,还很好看,穿上不会显得很家庭妇女,男士穿着亦是得体。天猫官方旗舰店有售。
当然我见过不穿围裙在厨房烟熏火燎的勇士,可能是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吧。
二、备菜盆
洗菜备菜需要用很多盆碗,超市大路货的塑料沥水盆、和面盆、吃饭盛菜的碗盘都可以被用来做这件事。然而厨房不是仓库,台面也并非无限大,易收纳、好用、质量过硬的料理盆才是首选。用过各种乱七八糟的料理盆,最好用还是以下两种:
1、柳宗理不锈钢料理盆漏网盆套装
大师的经典设计之一,最富盛名是23cm和27cm被用做烘焙的打蛋盆。即使不玩烘焙,它也是我们日常做饭极好的帮手。18-8食品级拉丝不锈钢工艺安全可靠;哑光表面即使有了擦痕,经年累月也不显得斑驳;轻便顺手,好收纳不占地;同尺寸的漏网盆和料理盆之间有一定空隙,便于控水沥干。用途包括但不限于洗菜控水淘米备菜盛物,是可以用很多年的好物件。建议多买几对不同的尺寸,应对不同体积的食材需求。
2、MUJI不锈钢方形盘
圆弧形的柳宗理料理盆方便容纳大量食材,而MUJI的方形浅盘更适合放置需要平摊的备菜,或者短时间腌渍。比如煎牛羊排、三文鱼之前的撒盐抹油就很需要它来安放。
三、刀
多次听朋友们抱怨不爱切肉,终其原因都是刀太差劲。答应我,别再买超市的薄片儿刀了好吗?最起码买两把好刀,一把切菜一把切肉,再买把小的切水果那自然是最好的。先不追求刀工,就说这一刀下去干脆利落省力,于自己是最轻松的啊。善待自己,请买把利刃。
比起沉甸甸的中华刀,我更偏爱尖头刀,轻便易受力,刀尖轻松插入食材更能快速高效处理。选刀还是要看向日本,德国刀不行。我自己的三把刀:GLOBAL具良治的G2,切鱼肉荤类;kai贝印的旬主厨刀切菜,多功能刀切水果或小型食材。G2有很多店在代购,随便搜比价选最优者即可;旬是去年双十一购买自天猫旗舰店,今年同价格但是有三把刀,轻松应对肉菜水果三种类型,非常划算。
GLOBALG2
贝印的旬刀
备一个磨刀器,刀一定要好好保养。我自己用贝印的关孙六三段式磨刀器,操作简便,几下就搞定。
四、切菜板
我买过很多菜板,不是木的就是竹的,总是不满意:每次用都要双手搬动,沉重不顺手;切过肉后怎么洗都觉得有股味儿散不去,再新鲜的菜在上面切过后总有一股案板味。前几年痴迷日亚海淘时,无意发现了朝日菜板,材质是抗菌防滑的高密度橡胶。形状不同于以往的圆形厚实的木菜板,是薄且大的长方形,便买来试试。用到现在三年了,还是那么好用。作为切菜板,用刀作业时的反作用力不钝,使用感很舒适。因为面积足够大可以同时处理很多食材,切菜切肉无味道残留。形状和材质让它轻便易搬动,又十分贴合台面,清洗方便还能快速干燥。如果你看过《寿司之神》,也能在小野二郎的刀下看到朝日菜板。这个经久耐用的生活用品,你值得拥有。
五、锅
到了我最喜欢也是经验最丰富的环节。这几年买了不少也淘汰了很多,目前我的厨房有20口锅,应该是比较稳定且饱和的状态了。当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这么多锅,从烹饪方式来细分,拥有以下6到7种锅,基本就可以搞定大多数家常甚至进阶菜式。
1、电饭锅
电饭锅是一个省时省力的现代化厨具,市面上各种电饭锅层出不穷,都夸自己煮出的米饭特别香。然而吹得再天花乱坠,电饭锅的工作原理都一样。米饭好不好吃是大米品种的事,与锅没太大关系。好米好水,用陶土锅铸铁锅高压锅煮出的饭也香得不得了。我挑选电饭锅只有一个要求:内胆无涂层。然而这个要求对于目前的电饭锅市场已是非常苛刻,可能只有一个品牌还在坚持做不锈钢的内胆锅,就是台湾产的Buffalo牛头牌电饭锅,只在台湾本土和北美销售。不锈钢内胆无任何涂层,需要变压器配合使用。TB没人卖,我找了一个压根不做这个生意的台湾代购,请她专门带了这口锅给我。购买和使用或许有些麻烦,但是和它的质量与使用寿命比起来,都可以忽略不计。内胆锅质量非常扎实靠的住,只要电机不坏,这口电饭锅就能陪我到老。
网上找它的图真的太难了……
2、炒锅
牛头牌电饭锅可能不太好买,但是接下来所有锅都能轻松买到。在中式烹饪里,一口好炒锅太重要。在买了数口炒锅后,我摸索总结出一口好炒锅应该具备以下特点:①纯铁制,导热快,容易炒出锅气。不要不锈钢或是带涂层的炒锅,前者不适合中式猛火爆炒,后者涂层的寿命要求过几年必须得更换;②容量、尺寸都要足够大,直径30cm起步,33cm或者36cm都合适。只有大锅才能把菜炒得开,特别是叶菜类;③要圆弧底,比平底炒锅翻炒时更加流畅;④重量合适,太轻的寿命短,太重的起锅受累;⑤要有手柄。
符合这五点,不必拘泥于任何品牌,炒锅就一定好用。从几十到大几百应有尽有,丰俭由人。我自己用的是日本山田手打铁锅(直径33cm厚1.6mm),各方面都让我满意,配的碳木锅盖,很有农村土灶大锅的感觉。
3、铸铁锅
所有的锅我最喜欢铸铁锅,如果经济上允许,我强烈建议每个下厨爱好者根据自己的需求至少买一口铸铁锅。铸铁锅的好处是其他锅无可比拟的:不产生油烟,密闭性极好,受热均匀恒温,食材被炖煮至透的同时不变形,颜值高。
在反复使用和横向比较后,我无比认同lecreuset白珐琅锅在厨具世界的地位。颜色美丽多样,放在灶上或餐桌上就是一道风景。煎炸炒炖它样样行,还能送入烤箱,甚至可以用来烤面包,熬果酱更是一把好手。光滑的内壁极易清洗,只要保养得当,传承给下一代都没问题。Staub黑珐琅铸铁锅当然也是极好用的,但是更偏爱柳宗理的铸铁锅。总之,大品牌的铸铁锅一定是厨房不可缺失的重要伙伴,不同的尺寸也更方便处理不同体积的菜式。
LC的颜值永远在线
柳宗理浅型铸铁锅(喜欢烟火气的广告硬照)
柳宗理深型铸铁锅
4、砂锅/土锅
和铸铁锅一样,砂锅/土锅在文火慢炖方面的表现很突出,也非常蓄热、省火。不同的是,陶土材质的特性使得它导热慢却受热均匀,食材充分焖煮熟烂后营养能被保存得比较完整,炖汤熬粥做煲仔饭总能味道鲜美也是基于这个特点。但是操作上讲究技巧,清洗保养上也要花一点心思,有耐心和锅具爱好的朋友可以考虑入手。我用的是长谷园伊贺烧三合炊土锅,很喜欢它的双层盖子设计,密闭性可以达到高压锅的效果,并且防止溢出。
5、不锈钢锅
煮面、下饺子/馄饨、焯蔬菜、加热、蒸等一些需要水为介质且不太花时间的烹饪,轻便、导热快、易清洗、不需花心思保养的不锈钢锅是最好的选择。没有踩一捧一的意思,用过柳宗理的哑光不锈钢锅具后,我很难再对其他大品牌那种锃光瓦亮的不锈钢有好感。柳宗理的单手锅和三层钢双耳汤锅都十分好用,注意使用时火焰不要超过锅底(浪费火力烧坏树脂手柄),用很久锅身也不会变得乌漆嘛黑,常用常新。
柳宗理18cm不锈钢单手锅
柳宗理三层钢浅型双耳锅
没有单列出蒸锅,是因为很多锅都可以加尺寸合适的蒸屉变成蒸锅,炒锅、铸铁锅、不锈钢锅都可以变身。如果需要蒸大鱼或者蒸很多面点,接下来烤箱部分我会细说。
6、浅平底锅
当我们需要煎食物或者烙饼时,浅平底锅就发挥作用了。根据我的使用经验,这两种平底煎锅可以满足大多数家用需求:一是铸铁材质的厚实煎锅,可煎牛羊鱼排之类需要大火炙热的荤类,能送入烤箱;一是不粘锅,用来煎蛋、豆腐、做千层蛋糕班戟等糕点面皮的出品都非常漂亮。两种锅市面上有很多选择,我自己用的是柳宗理18cm铸铁平底煎锅和Greenpan的26cm不粘陶瓷涂层白色煎锅,都是越用越爱型的好锅子。
柳宗理铸铁平底锅
Greenpan颜值真的很高
7、高压锅
如果没有耐心或者时间,又很想煲汤炖肉,高压锅不失为一个好帮手。利用增加大气压的方式使内部形成高温高压的环境,高压锅能非常快速地熟成食材,省时节能。缺点是不如小火慢炖香,食材变形,使用期不得超过8年,操作不当或超期服役有爆炸的风险。
从材质区分,有铝制和不锈钢制两种,主要是价格差异。从加热方式上选择,有普通能源高压锅和电高压锅,都容易操作。我自己是在日亚买的(TB价格翻了三倍)T-fal特福牌6L不锈钢压力锅,拱形把手开关锅盖,一次做到解锁和打开两个动作,比常见的手柄款开启更舒适;可调节气阀选择低压或高压;锅底非常厚实。
建议上日亚看价格
六、锅铲
有了好锅,当然要配好铲。长度、弧度、易受力、不划伤锅子都是挑选锅铲的重要条件。自然是不推荐不锈钢或铁锅铲的,金属碰金属,难免会摩擦损伤锅子,减少爱锅的使用寿命。用来用去,我最偏爱德国Metaltax橄榄木铲(曲木薄款),男女老少谁用都特别顺手,完全不会伤锅。它还有一款直木厚款,不适合炒菜,更适合搅拌。MUJI的木铲我也有,各方面都不行。如果是带涂层的不粘锅,那一定要用硅胶铲,尽量延长涂层的使用寿命。
看过美食作家王刚的视频的话,应该很容易注意到专业大厨偏爱这种半球形长锅铲。如果是高个子男性或者手腕有力量并且技术娴熟,使用这个锅铲炒菜确实如虎添翼。我这种矮子用这个锅铲炒菜就很像小孩过家家,但是它还有其它的妙用值得我添置:做蛋饺,以及泼热油。过去我都是在大炒锅里烧热油泼在菜式上,有了这个锅铲既方便使用还比锅好清洗。
七、漏勺/浮沫捞网/勺子等工具
捞面捞饺子馄饨焯蔬菜等需要漏勺或者笊篱,鸡鸭鱼肉飞水的血沫需要浮沫捞网,舀汤喝粥搅拌吃水果甜品需要各类勺子,这些工具看似没啥技术含量,可是使用感和设计感往往都体现在这些不起眼的小物件上。
日本的两个品牌,柳宗理和相泽工房都让我心服口服,实用之余还有强烈的设计美感,可谓实用与外貌兼得。我是柳宗理的忠实拥护者,它的厨具产品系列我几乎买全了,漏勺打蛋器食物夹各类刀叉勺没有一个不好用的,最推荐是果肉勺,锯齿状边缘特别方便挖橙子柚子猕猴桃之类的果肉,入口安全不会造成伤害。我很喜欢相泽工房的浮沫捞网,角度设计很合理,网非常密,几下就把浮沫捞干净了。
柳宗理刀叉勺全家福
柳宗理的果肉勺
相泽工房的浮沫捞网
八、调料分装瓶/油壶
生抽豉油醋这三种常用液体调料,我都分装在石塚硝子玻璃瓶中。外形漂亮,无铅水晶玻璃材质安全,灌装方便,瓶口的特殊设计倒出流畅不滴洒,转一下塞子还能实现密封。
盐糖花椒等常用固体调料,我买了这种树脂三连盒套装,质量和功能都很满意。三个盒子各自独立并都配了小勺,盒架上面能安全放置酱油醋瓶。放在灶台边随取随用,还很节省空间。(因无品牌,我把TB店铺名放在照片下。)
店铺名:Bonjourcafé
九、筷子
上粗下细逐渐收窄、无涂漆涂蜡、长度适中、实木或竹制,筷子的买点也就是这几方面。我自己用的是天然鸡翅木筷子,硬度高不发霉好保养,大约20块10双,物美价廉。煎炸食物需要用长筷子,我用的是MUJI竹制长筷,挺好用,高油温也不易变形。
店铺名:川岛屋日式家居
十、碗盘
虽然碗盘不是厨房用品,但也想顺带说说。作为食器,碗盘除了基础的盛放食物功能,它还承载了强烈的审美意趣和艺术性,甚至是收藏价值。各人审美迥异,经济承受力也不同,所以这一条我不做推荐,仅仅是介绍两个我认为实用且美的日常餐具品牌。
一个是日本白山陶器,釉色温润柔和,衬托菜式不喧宾夺主,手感舒适,设计尺寸很符合中式餐食的习惯。
白山bloom系列
另一个是芬兰品牌Arabia的硕果系列,和日本美学完全相反,花色十分鲜艳热闹,初看有点接受不了。但是这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就是吸引力,装上食物放在餐桌很增加食欲,确实有硕果丰收的感觉。
Arabia黑白硕果盘
Arabia蓝黄硕果碗
十一、烤箱/破壁机
这俩物品都属于进阶厨具,如无强烈需求或者爱好,确实不必添置。
喜爱西式餐食或甜点并且愿意在家做的,厨房有空间,烤箱是无可替代的工具。烤箱主要看这么几点:上下独立控温,腔内体积要大,温度精确。我先后换了三个烤箱,前两个都是外置小烤箱,占地儿不说,功能单一、温度不准这种硬伤实在不能忍,加上放外面烤东西确实有烫伤的风险,今年索性把碗柜拆了改成了惠而浦嵌入式蒸烤箱一体机。先前说的蒸锅问题在这里迎刃而解,58L的炉腔体积够大,同时蒸鱼蒸菜蒸面点都没问题。烤鸡烤鱼烤羊腿烤一切食物是它的分内事,做烘焙要求温度很精准它也没让我失望,还意外收获了保温和消毒功能。
破壁机,且不聊破壁这事儿是否有科学根据,但如果很需要打碎打泥打果汁做豆浆做冰沙给小孩做辅食等搅碎功能,那是有必要买一个。行业翘楚应该就是Vitamix吧,我买的是Pro型号,没毛病,一切都好,正好和电饭锅共享同一个变压器。不想这么麻烦就看看国内的几个豆浆机老品牌,它们现在的产品也不错。
十二、清洁工具
该洗锅刷碗了,用啥好?
妙洁神奇抹布,洗碗擦灶台擦桌子都很好用。它还有一种竹纤维抹布去油能力更强,也更耐磨。
魔术擦,这个东西真是清洁神器啊!锅烧糊了碳化了有什么污渍痕迹了,用它擦过就跟新的一样,擦水垢擦水龙头水槽油烟机都好使。
棕榈刷,洗锅就是它最好用。买了好锅好碗,就千万不要用钢丝球伤害它们,让钢丝球远离你的厨房!
竟然写了快字,可能还有好多没说到的。咱们在评论里留言互动哈,有更好的建议或者推荐麻烦也分享给我!
Mayyouenjoyeverybiteoflife!
未经我允许转载/抄袭/洗稿者长胖50斤得三高。
微博:黛西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