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rgar"_blank"器材测评近场聆听的畅快淋漓初尝So
SonusFaberAmati是在年代打响名号的经典音箱,创办人FrancoSiberlin以Stradivari、Amati与Guranari三大小提琴家族为名,推出了Stradivari三部曲,书架款的Guranari最先问世,然后是落地款的Amati,再来才是造型独特的Stradivari,完成了第一代Homage系列。至于我这次来海山音响试听的AmatiTradition,可说是Amati第四代的「华丽变身」。
成功的音箱型号命名
用Stradivari、Amati、Guranari的名号,SonusFaber把音箱与小提琴的关系拉得更近,成功地把「音乐性」与音箱联想在一起,此后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现在Stradivari宽面板、薄箱体的设计已不复见,旗舰音箱系列Aida、Lilium与IlCremonese,从限量版的「TheSonusFaber」研发延伸而来,成为新的高阶系列,而仅次于旗舰的系列则由Amati领军,从Futura进化到Tradition,一系列包括AmatiTradition、SerafinoTradition、GuarneriTradition,外加Vox中央声道,可以搭配多声道系统。Amati与Guarneri这两个型号我们熟悉,而Serafino则是比较小的Amati,则像是Cremona延伸的后续型号。
在Tradition系列之下是Olympica系列,不过这次推出的AmatiTradition打头阵,参考售价却比前一代AmatiFutura更低,甚至价位带与Olympica系列有些重迭之处,不知道会不会发生自家人打自家人的问题,但两者毕竟设计取向略为不同,应该还是能画出市场区隔。不过,如果单纯就产品命名来说,Amati这个字与音乐的相关性最高,用最顶尖的古典小提琴命名,音箱的声音怎么会不好?可是Olympica的名称就与音乐离得比较远些,难不成听音响还要比奥运?或者这音箱与希腊罗马神话的故事有关,顺道扯上「神力女超人」?
单纯从营销的角度来看,Amati的命名绝对是成功的典范,而这也是SonusFaber在营销上相当重要的资产,毕竟Amati不管是哪一代,这个名字已经在市场上出现二十多年,也红了二十多年,改朝换代只要改得有道理,一定有人想跟。至少,我是心向往之啊!
新款价格不升反降
其实,有一度我很想把U-Audio编辑部的参考音箱换成AmatiFutura,代理商也借给我们好几个月,但是我最后还是还了回去,并不是音箱不够好,而是预算超过了,Amati可不像编辑部之前买C.C.Admonitor,可以上下两截分段买,预算还有时间慢慢存攒,当时AmatiFutura的定价可是超过万台币啊!比较现在新推出的AmatiTradition,美金定价3万,比之前AmatiFutura的美金定价更便宜,而对应代理商开出台币万的参考售价,显然AmatiTradition的价格更有吸引力了。
听海山林老板跟我说AmatiTradition的价格不升反降,倒引起我的兴趣了,人家的价格都是节节高升,怎么这次SonusFaber不按牌理出牌,反而把价格降低了,难道是偷工减料?不可能,量他们也不敢,多年来好不容易辛苦建立的HiEnd商誉,怎么可能自己砸招牌?我仔细端详AmatiTradition,没有比AmatiFutura阳春啊?慢着,不仅没有变得更阳春,AmatiTradition讲究的细节还比AmatiFutura更细腻、更精致啊!
全新Wenge深色木纹钢烤
哪些地方改变了?在还没试听之前,我凑近音箱,摘下眼镜仔细端详(嗯,今年开始感觉到老花找上门了,您懂得的)。SonusFaber招牌的弹性网罩,依然装在AmatiTradition上面,音乐场面庞大的时候,可以感觉到网罩随着音乐晃动着,既赏心又悦目。林老板看到我凑近音箱,马上说:「前障板的真皮批覆有点变化,这对AmatiTradition的颜色是Wenge深原木色(就是家具说的鸡翅木),而不是传统Amati的红木色,所以面板的真皮变成深咖啡色,好与木皮颜色搭配,视觉效果比之前黑色真皮更出色。」说着说着,林老板顺便卸下网罩,这深咖啡色的真皮与Wenge的木纹颜色,连成一气,真皮是不反光的暗色调,对比钢琴烤漆的Wenge亮色调,既有对比,又有和谐,配色真漂亮。
从Futura演进到Tradition,从未来回到传统,新登场的AmatiTradition确实改变不少。首先,音箱的倾斜角度改变了,前一代的AmatiFutura的倾斜角度比较大,而AmatiTradition仅有微微的仰角,看起来更为保守,或许也因为如此,所以把名字称为Tradition。音箱设计前障板具备倾斜仰角,目的是为了取得时间相位的一致,让高中低频传达到耳朵的时间一致,但是倾斜角度并没有绝对的标准,要做多大的仰角,取决于单元的物理尺寸,而不是先设定仰角再来挑单元。所以AmatiTradition较为平缓的仰角,一定也是根据音箱单元的特性来决定,而不是为了好看而已。
高、中、低音单元都换过
用在AmatiTradition上面的单元都是新单元,高音称为H28XTR-04,28mm口径的丝质软半球高音,在高音单元中央有「ArrowPoint」DAD,就像弓一般的弧线,正中央还有箭簇,我更近距离地观察,设计很类似ScanSpeaks的尖鼻子高音,但是「ArrowPoint」的设计更显前卫,外观也更漂亮。原厂有透露这个高音单元后面的秘密,就是在单元背后加上了「实木」的后空腔,消除单元背波的干扰。
中音单元称为M15XTR-04,是SonusFaber自家设计的单元,口径mm,内藏强力钕磁铁引擎,强调工作线性表现。新设计的高音与中音单元,为了达到点音源的效果,两者靠得很近,并且固定在同一个框架上,构成AmatiTradition最核心的中音与高音模块。低音单元使用两只W22XTR-08,口径mm,振膜采三明治复合结构,前后两层是纸盆,中央夹着复合发泡材料。分频点是80Hz、Hz与0Hz,原厂标示频率响应为28Hz~35kHz。AmatiTradition采用3.5音路分频,这代表双低音单元当中,有一个低音单元是全频段发声,藉此补强中高音与低音的衔接,让中低频更为饱满厚实。
隐形的StealthUltraflex
换过新单元就能让AmatiTradition变厉害?没这么简单。AmatiTradition的音箱箱体,向后收起的龙骨部位,延续了Lillium的设计,龙骨从MDF换成铝合金,刚性更好。在AmatiTradition的顶部,则是变成了木纹饰板,中央还有金属圆框的SonusFaberLogo,煞是漂亮。前一代的AmatiFutura,顶部是整块镀铬铝合金顶板,看起来很亮眼,有如镜面一般的反射,增添了音箱整体的现代感,可是这块镀铬铝合金底顶板使用久了,会产生氧化现象,表面的光泽雾化,就失去了原本光鲜亮丽的样貌,用适当的清洁剂加上3M魔布擦拭,可以恢复原本的亮丽样貌,可是保养上总多了一点麻烦,新的AmatiTradition换成木纹顶板,应该不会有金属氧化的问题,顶多会有灰尘堆积,清理容易多了。
向后收起的铝合金龙骨,不仅提升AmatiTradition音箱箱体的刚性,这里还藏着低音反射孔,原厂称之为「StealthUltraflex」。这种隐形低音反射孔的设计源自Olympica系列,设计从圆孔出口变成长条形出口,因为形状改变了,所以可以隐身在铝合金龙骨当中,而且长条形的开口还加上了适当的阻尼,藉以调整气流通过时的速度,同时降低气流噪讯。光用眼睛看,StealthUltraflex上下都有泡绵阻尼,中间没有,但我没有把手伸进去摸摸看,确认内部有没有阻尼。
最后要提的是AmatiTradition的脚锥,向两侧伸出来的音箱脚,底部都有金属尖锥,并附有圆形垫片。看起来很简单的金属脚锥,原厂说还有学问,这是SonusFaber注册专利的Z.V.T.系统,Z.V.T.是ZeroVibrationTransmission的缩写,利用更换脚锥系统内部不同材质的配件,可以有效降低震动传导,而且可以根据空间的声学条件,利用更换脚锥配件来调整阻尼,所以AmatiTradition多附上了8个螺丝,让您搭配调整使用。
McIntosh全套器材伺候
关于AmatiTradition的设计大致表过,该来听听最新一代Amati的声音表现了。海山搬出McIntosh全套搭配,讯源采用MCT,前级搭配C52,后级使用MC,线材清一色是美国MIT,这也是海山搭配的特色,我这些年来海山音响听器材,线材一直都是MIT,而这次搭配的音箱线则是OracleV3.2。我不敢说McIntosh与SonusFaber一定是天作之合,但是McIntosh与SonusFaber隶属于同样的音响集团,相信两个品牌之间的合作密切,自然SonusFaber开发音箱的时候,一定会用上McIntosh的扩大机,直觉上应该是不错的组合。
海山音响的试听空间不算大,加上Aida摆在后面,占据了不少空间,所以AmatiTradition必须往前摆放,成了标准的「近场聆听」(NearFieldListening),我坐在沙发中央,先来个轻松的,听鲁普与普莱亚合作的「MozartPianoConcertofor2Pianos」,因为采用近场聆听,音箱距离我比较近,而音箱后方有很大的空间可以营造音场,所以AmatiTradition很自然地消失在空间当中,在音箱后方呈现宽阔的音场,这样的摆放最怕声音密度不够,这样就会呈现宽大的音场,但是音像形体却变得模糊,所以后级的控制力道就很重要了。搭配的MC输出功率每声道瓦,而且是全平衡放大线路,把AmatiTradition控制得很好,所以既有宽阔的音场,音像形体也收束得漂亮。
清楚分辨双钢琴的音色差异
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从乐团Tutti开始,搭档的EnglishChamerOrchestra音色轻盈跃动,AmatiTradition表现弦乐高频段的表现,感觉比前一代更好了,SonusFaber的高频许多人认为带有阴柔的美感,色调略暗,可是AmatiTradition的高频则更显阳光气息,弦乐群向上延伸的光泽漂亮,随后双钢琴登场,快速的琴键带出莫扎特式的欢乐气氛,钢琴颗粒饱满,尾韵延伸一样漂亮,相同的乐句在两部钢琴重复,可以明显听出两部钢琴的个性不同,第一部的钢琴声音比较明亮清爽,第二部的钢琴音色较暗,但质地较为浓郁。我经常觉得,顶尖的音响系统就是这么有趣,双钢琴在演奏时,作曲家安排两位钢琴家可以对话,透过AmatiTradition,可以清楚听见两部钢琴的音色差异,感受到双钢琴相互对话的表情,让聆听时的乐趣提升许多。
听莫扎特钢琴协奏曲时,我的音量设定在50%,音压不算大,是轻松愉快地聆听音量,可以感受到莫扎特音乐当中轻盈灵动的表情,可是我来海山是为了试试AmatiTradition的能耐,不能只有轻松听,所以把C52推到60%,音乐的力度明显提升许多,音乐听起来一样有着轻松愉快的表情,可是钢琴的尺寸与份量都跟着大了起来,触键的细节描绘更丰富,两部钢琴分明的个性更是清晰。感觉还可以催,一路加到70%,AmatiTradition没问题,瓦功率的MC也没问题,音箱并没有催到极限,更庞大的音量也没显出疲态,可是已经超出海山试听室所能容纳的极限,所以我开始感觉到听起来有压力,但那是因为音量推到超过空间容积的限制,而不是AmatiTradition不给力。
人声表现依然维持Amati的迷人风貌
知道60%应该是适当的音量,我接着换上「鲍比达与蔡琴:遇见」,然后再听「潘越云:旧情人」,音量又不对了,因为这两张录音的增益比较大,所以轻松听的音量变成45%,比较大音量来听只能推倒55%。用适当的音量来听,蔡琴的嗓音显得清澈,而加料的录音则多了些浓郁感,这般使用AmatiTradition近场聆听,很容易听出录音当中的对比,同时注意到录音加入的效果。听潘越云唱「爱如潮水」,这是爵士改编版,当年倍特的录音室我去采访过,在海山用AmatiTradition近场聆听,脑海里浮现的是倍特录音室里面的配置,AmatiTradition把爵士鼓、贝斯与人声的位置惟妙惟肖地呈现,我不禁闭上眼睛,回想当年几度前往倍特录音室采访的场景。
因为近场聆听的设定,我发现当我背向后靠着沙发时,音像描绘的锐利度一些,但是当我欠伸向前,稍稍弯着腰坐着听的时候,音像刻画最为清晰,音场定位也最准。转头问了海山林老板:「您是不是坐这个样子调整音响的?」林老板回答:「没错,调整的坐姿就是这样。」果然,近场聆听让音箱变得聚焦更准确,但是皇帝位也缩得小一些,坐姿前后移动都会影响。
ArrowPoint可以帮助摆位设定
林老板补充说道:「新一代AmatiTradition其实很好调整,把高音的箭头对准耳朵,就差不多是最好的位置了。」原厂在高音单元设置的「ArrowPoint」果然有用意,箭头尖端指出音箱指向性,用箭头去对左右耳朵的位置,自然找到音箱Toe-in的聚焦点。当然,我这时候听的样貌,好像用超大光圈的人像镜拍照,对焦对到鼻子,眼睛就比较模糊,对焦在眼睛,鼻子线条就柔化,这是近场聆听摆放的高精准效果,假如换个方式摆,我相信AmatiTradition也能调整出宽阔皇帝位,而不会像近场聆听这般神经质。
维持着Amati的传统,AmatiTradition的中频段带着舒服的暖色调,而高频延伸则更显华丽,听人声的时候尾韵更为甜美。我听米良美一演唱的「门德尔颂:乘着歌声的翅膀」,管风琴简单的声响伴奏,米良美一的嗓音呈现出饱满的厚度,随后银铃般的声响,揭开愉悦的旋律。我忍不住跳到巴哈的「圣母颂」(AveMaria),竖琴拨奏分解和弦,AmatiTradition呈现竖琴漂亮的拨奏线条感,对比米良美一温润的嗓音,交织出一幅美丽的音乐画面。
普罗高菲夫的严苛考验
ZuillBailey演奏的「普罗高菲夫:交响协奏曲」说AmatiTradition的声音很美,大概从以前听Amati开始,每一个人都会这么说,可是很多人会觉得Amati美虽美,不一定禁得起激烈操驾。我拿出带来海山音响最难的大考片:ZuillBailey演奏的「普罗高菲夫:交响协奏曲」,第一乐章虽然标示Andante慢板,可是音乐的起手式却是乐团强奏,随后是大提琴独奏,乐团编制大,音乐份量颇重,我把音量催到60%,还想向上加,冒险推到62%,大提琴的浓郁芬芳,对比乐团的深沉压抑,小提琴不时拉在高把位,用尖锐的声响细微地呼应着,丰富的音乐细节与音场层次,我还可以清楚地听到ZuillBailey演奏时的呼吸声,在对应强奏来临之前,ZuillBailey总会深呼吸一口,然后发力拉出强奏,这些音乐细节都让人更紧密地与音乐链接,专注在音符的运动起伏,感受乐团与独奏者的音乐情绪表达。
这首交响协奏曲不是快乐昂扬的音乐,而是压抑沉重的乐音,AmatiTradition把声部之间的交错纠葛,层次分明地表现出来,乐曲中段一阵铜管低沉的怒吼,引出大提琴强力拨奏,AmatiTradition把拨奏的力度很真实地表现出来,音乐中彷佛藏着普罗高菲夫受到斯大林压迫,透过音乐来发泄内心的抑郁。是的,这是音乐带着黑暗压抑的情绪,在AmatiTradition通通感受得到。第一乐章的Andante,全长10分钟22秒,我一路听到结尾,从压迫纠结一路到怀抱希望的结尾,在上扬的大提琴声中结束这个乐章。
骨子里是蓄势待发的猛兽
虽然与AmatiTradition的相处,停留在压抑的普罗高菲夫,但是却让我更了解AmatiTradition了。过去Amati总是给人好听舒服的印象,可是音响性能稍弱,但是从AmatiFutura到最新的AmatiTradition,高频变得更有光泽,低频段的力道也更加饱满且快速。海山音响采用近场聆听的摆法,凸显了AmatiTradition的音响性能表现,虽然皇帝位比较受限,但是在正确的位置上聆听,AmatiTradition不仅耐得住扩大机操驾,而且在本来中频段温暖耐听之外,音响性能的表现上也更上层楼,给它足够的功率,这AmatiTradition的外观虽然文质彬彬,骨子里却是一头蓄势待发的猛兽。
器材规格
型式:3.5音路落地音箱
单元:H28XTR-04Sonusfaber28mm丝质高音单元
M15XTR-04mm中音单元
2×W22XTR-08mm三明治低音单元
分频点:80Hz、Hz、2.Hz
频率响应:28Hz~35,Hz
效率:90dbSPL(2.83V/1m).
标称阻抗:4ohm.
建议扩大机功率:W–W
长期最大承受电压:25Vrms
尺寸:(H×W×D)××mm
重量:61Kg
回归经典,向大师致敬:势霸SonusFaberAmatiTradition音箱
交织出活生音乐:势霸SONUSFABEROLYMPICAII+麦景图MCINTOSH
艺术与技术的绝佳融合:SonusFaberGuarneriEvol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