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家具,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浓缩了中国千年的智慧,造就了辉煌和灿烂,承载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民族文化。红木家具,从古至今饱含悠久的历史文化,是身份的象征。其造型优美、工艺优质、材料珍稀,都为古典韵味铺设,为的是制作出完美而华丽且具有价值的艺术品,是红木家具最高的升华!“材艺双美,型精韵深”,是红木家具的最终体现。
六百年前的“洋货”
在我国,红木家具的制作已经有多年的历史了。郑和七下西洋,带回了大量红木,木匠们用这些红木制成了家具、工艺品供宫廷使用,红木家具与红木文化由此传承开来。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传统红木家具随着时代的地域的不同而形成了各不相同的风格。中国家具风格的变化一般是与朝代的更迭相一致的,而延续时间较长。中国的木制家具可以说“雏于商周,丰满于两宋,辉煌于明清”。
明代时中国家具艺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黄金时期。明代家具一般是指我国明代至清代早期所生产的,以花梨木、铁力木、鸡翅木等为主要材质的优质硬木家具。明代家具采用木架构造的形式,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形体特征。造型简洁、纯朴,不繁琐堆砌,格调典雅庄严,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确立了以“线脚”为主要语言的造型手法,体现了明快、清雅的艺术风格。同时,明式家具比例的精妙,体现了完美的尺度和人体工程学的科学性,合理、巧妙的榫卯结构和加工工艺,都充分反映了“明式”的卓越成就。
清代家具在明代家具的基础上结合文化与工艺,更精一步,更粗犷一些。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盛行起,在我国工艺美术史上出现了一味追求富丽华贵、繁华雕琢的风气。由于清宫内院的追随和提倡,清代中叶以后,家具以造型厚重、形体庞大、装饰繁琐而风靡一时。
三种美态穿越时空
如果你曾有观赏世界顶级性中国古典家具收藏展的经历,有过与上百年历史的精品古典家具近距离邂逅的体验。相信你的内心也会被那种穿越时空隧道却经久不衰的美感深深震慑。古典家具的艺术性唤醒我们对悠久历史与人情的追忆,而这种力量恰是奢侈品品牌所追寻的超越时空局限的奥妙所在。
这种体验对于我们当代红木家具制造者而言是极为深刻的,我们在制作家具的时候,是否也可以问自己一个问题,那就是——几百年后,我们所生产的家具命运几何?是否可以因为它强烈的艺术性达成与后人在文化与情感上的链接呢?
造型古典美珍贵硬木不仅寿命长、价格昂贵且制作工艺复杂,因而不宜用于制作流行风格的时尚家具,否则有暴殄天物之嫌;也不太适于制作抽象风格的纯艺术家具,这类家具的制作材料越无个性越能突出其艺术构思的造型。而传统家具的经典之作,具隽永的古典美,最适于以硬木制作。尤其是明式家具的造型与硬木的纹理、质地相配恰到好处,和谐委婉,相映成辉,经受过历史的考验。明式家具以其丰富的内涵,高雅的格调,几百年来一直为有较高艺术修美的人士所喜爱。明式家具的造型不仅与中国的古典环境,也与现代生活环境相融合,是使用者品位修养、精神境界的标志。
结构自然美中国传统家具,很讲究自然美,在结构方面不用钉、不靠胶,以榫卯斗合方式组成一体,不仅有控制木材变形、缩涨的功能,更有经久耐用之功效。有些传世家具,虽已遍体鳞伤,腿子都磨短了,仍不松不散,得益于地道的榫卯结构。
当然,鉴赏传世硬木家具的结构自然美要有丰富经验,因为中国传统家具还有一个特点;外表看完全相同,内总结构的优劣、工艺水准的高下有很大差异。家具上每一个部件的榫卯形式都可以有投机取巧的、简易的、常规的、讲究的几种不同做法,取决于制作者的知识水准、手艺高下的职业道德。
技艺人文美珍贵的硬木家具最好是手工制作,使其富有人文美——即是情味儿。然而一张相同的家具式样图交给不同的工匠能做出不同的“美学味儿”来,每件家具都是制作者技艺、人品、素养甚至脾气、性格的真实反映。虽然掌握了木工基础的人都是称匠,但做硬木细木工的工匠与一般的木匠是不同的工种,在细木工中能全面掌握硬木家具制作技法并有悟性的人更是难得。
实践亦证明,要想制出传世人文美精品,还必须有严格的监督机制。明式家具大多由当时的文人参与制作。清代宫廷档案也记载着,故宫的家具是由选自各地的名匠,在紫禁城中的多位艺术家直接指导、监督下制成的。一件集材美、造型雅、结构考究、工艺精湛于一体的家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隽永的鉴赏生命力,可以让十几代甚至几十代人得到艺术熏陶和美的享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