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为居论红木家具收藏

文化在沉淀,那些精雕细琢的红木家具,散发着淡淡幽香,牵引的是中国人心中难以言说的文化情结,厚重的外型展示着骨子里的平和,精巧的雕饰描绘着行云流水般的畅快淋漓。置身红木空间,彷如走进传统文化的博物馆,远离纷繁,回归平静,回归本性。

年,明朝永乐年间,郑和第一次出使西洋,他率领多人,乘坐多艘海船,浩浩荡荡地从刘家港出发。带回来做为压舱的硬木,是东南亚的紫檀木,木匠们把沉穆雍容,颜色迷人的紫檀木做成家具和工艺品,呈给王公大臣们享用。由此到明朝灭亡,皇帝派官员外出采办紫檀木成为定例,这些采办而来的紫檀木料大多被存储以备用。

明朝天启年间,皇帝弃朝从木,民间的文人也纷纷参与硬木设计,以至于明式风格誉满全球。鸡翅木、花梨等开始在民间普及;年,明朝崇祯年间,江南文人、士大夫奢靡成风,皇帝严旨禁止民间再使用紫檀、花梨。

明末清初,世界上大部分紫檀木都聚集到广州和北京。进入清代,紫檀家具几乎为宫廷垄断,使用的紫檀木料基本上是明代囤积的。康乾盛世期间,能工巧匠们穷思竭虑把中国家具的制造推上了工艺和审美的顶峰。由于对名贵木材的过度追求使得良材锐减,紫檀黄花梨木基本告罄,乾隆皇帝下令限制名贵木材的使用。由此,包含了紫檀的凝重肃穆,又囊括了黄花梨的温文尔雅的红木(亦称酸枝),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成为时代背景下的替代物,粉墨登场,走上了历史舞台,从此风靡天下,一发不可收拾,成为硬木家具的代名词。

0年,红木的分类有了官方的规划:依据国家标准,红木为紫檀属、黄檀属、柿属、崖豆属及铁刀木属5属8类木材的总称,此外,一些密度、结构和材色古河该标准的木材也可称为红木。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9年香港苏富比秋拍会,一件清乾隆御制紫檀木雕八宝云纹“水波云龙”宝座以万港元的拍卖价格打破了中国家具世界拍卖纪录。秋季拍卖会,一件“明黄花梨簇云纹马蹄腿六柱式架子床”以万元人民币高价成交,创出黄花梨家具拍卖的新纪录。

如今俗称的红木家具,大多用紫檀木、酸枝木、香枝木、乌木、花梨木、鸡翅木制成。这些红木,经过清水擦蜡,木纹毕露。用料厚重显帝王气概,精打细算则委婉脱俗,内敛含蓄不炫耀。

老红木比黄花梨木、鸡翅木重,比紫檀木轻。式样古拙一些的几乎都是老红木,它们色泽油红,纹细清晰,硬度高而光泽好,怕撞击,雕工以圆润为主,与紫檀的精细雕工有天壤之别。收藏专家马未都曾在《象征身份的红木家具》一文中提出,“新红木是在老红木告罄以后的替代品。新红木表面略显粗糙,有永远打磨不细的感觉;颜色较老红木淡些。观察老红木的细部,常常可以看见类似刮净鱼鳞的鱼身的纹理,称之鱼皮纹。如果一件家具上有大面积的鱼皮纹,定是红木无疑。老红木的纹理流畅,纹理间隙较大,棕眼细长。打磨如果到家,年久使用得当,光泽极好,用光可鉴人形容毫不过分。”

为木痴狂

京城第一玩家王世襄:填补中国古代家具研究空白。王世襄关于明式家具的研究,被学术界誉为是和郭沫若青铜器研究、沈从文古代服饰研究并列的现代三大社科研究成果之一。他家里满屋子都是明式家具,他说,古家具要用才能保养好。他出版的《明式家具研究》反映了明代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生活形态,对中国古代家具的造型规律、艺术特色、工艺要求等等作出了详细剖析和研究。

女企业家陈丽华:中国紫檀之王。陈丽华是满族出身,那拉氏后裔。从童年开始便和紫檀结下了情缘。她耗资2亿元兴建起的面积达7.2万平方米的紫檀博物馆里,收藏着上千件精致无比的桌、床、案、几之间,对紫檀近乎痴狂的陈丽华曾经8次远赴热带雨林地区的原始森林,克服一切困难收集紫檀材料。

作家海岩:最爱黄花梨。多年前,当他在好友的怂恿下花20万元购置了第一件黄花梨木家具——“明式黄花梨独板平头案”后,被明式家具的精美造型与线条吸引了目光,此后一发不可收拾。目前主要藏品是高仿明式黄花梨家具和一些紫檀家具,数量件左右,其中90%以上是黄花梨。“黄花梨不温不燥,不卑不亢,不寡不喧,特别适合打造简洁凝练的素身家具,所以但凡喜爱中国传统文化的人,都会对明式黄花梨家具产生共鸣,黄花梨家具也被称为文人家具。”

马未都:收藏专家。马未都观复博物馆中的藏品绝大部分是在年以前买来的,当年他收藏古典红木家具时,北京到处是四合院,没有足够宽敞的地方供着家具,所以一开始没收很多,纯粹是为了实用。他结婚时家里全是老家具,既实用,又美观。香港电影导演李翰祥曾转让给马未都一张清代康熙紫檀螭龙三弯腿大画桌,足料,精工,包浆很亮,十足的宫廷气派,目前陈列在观复博物馆里。

合一红木编辑:开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xiaode.com/jcmyy/190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