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红木家具深得消费者的青睐。
然而,不少市民在选购红木家具时却发现,
产品的价格相差很大,即使是同一种木材做的,各家的报价也相差甚远。
那么,红木家具究竟该如何选购?
是否真的都能保值增值呢?
记者就此走访了我市几家大型的红木家具店。
疑问
同种木材家具 报价差好几倍网友“追忆”说,在新房交付时,他就想把新家装修成中式风格。恰好看见朋友家一套非洲梨木工夫茶台椅非常好用,打算自己也买一套。朋友介绍他购买那套台椅(一台五椅)的价格是2万元,还把店家的联系方式给了他。岂料,当“追忆”去购买时,店家报价3.8万元,声称提价是因为近年来原材料和人工价格上涨得厉害。
就在“追忆”打算交定金的前一天,他发现,另一家红木家具店类似的一套台椅,价格只需元,所用的材料也是非洲梨木,于是他就在那家店里选了另外一个款式,定制了一套。
解答一看材质二看做工心材与边材价格相差大“悬殊的价格主要在于选材。消费者要辨别是哪部分木材做的家具。”永康市家具市场豪族旺家直营部总经理徐皓剑介绍,一段木头,分心材和边材。心材色泽深,材质稳定,防虫抗腐,不易变形,其在生长时就对整棵树起着支柱作用,是原木中材质最好的部位。边材,俗称“白皮”,位于树干的外面部分,容易蛀虫,腐朽,易于涂装作色,是原木中材质较差的部分。
徐皓剑说,没上漆的心材色泽较深,边材色泽较浅。当两者都上了一层清漆后,颜色差异缩小。再上第二层清漆后,颜色差异就不大了,只有细心的买家,才能从木材纹路进行分辨。
所谓“三分木材七分工”,徐皓剑介绍,挑选红木家具,除了看木材,还得看工艺。一般上乘的木材,会交给技艺高超的师傅进行雕刻,这样才能更好地彰显其价值。所以,越是好的木材,越要求好师傅,好的工艺,价格也就更高了。
当然,工艺雕刻也分人工和机器。若家具的浮雕面凹凸深度不大,一般是机器雕刻,部分再经过人手加工,价格会低一些。而若浮雕面凹凸深度较大,则是人工雕刻,工艺要求较高,费时较长,因而价格也较高。
疑问
红木家具为什么有些保值有些不保值?市民吴女士几年前搬新家,购买了一套鸡翅木家具,摆放在客厅里。“当时店家就说这套家具还能保值。买时花了1.58万元,现在我看到类似的家具卖3万元左右。”吴女士觉得,这套鸡翅木家具,还是增值的。
同样,市民林女士也想买套红木家具作为投资方式,却遇到了不同的结果。由于家里重新装修,林女士想买套非洲梨木。为了确保能增值,在买之前,她专门问了一下红木家具回收店。岂料,回收店的工作人员告诉她,非洲木材的红木家具,都不回收,更不要说增值了。那么,究竟哪些红木家具才能保值增值呢?
解答稀缺性才能保值增值莫把“红酸枝”看成“大红酸枝”记者走访了多家红木家具专卖店,得到的回复都是,目前市场上具有收藏功能的,主要是三大贡木,即降香黄檀(俗称“海南黄花梨”)、檀香紫檀(俗称“小叶紫檀”)、交趾黄檀(俗称“大红酸枝”)。
其中,老挝“大红酸枝”与巴里黄檀俗称“红酸枝”,仅一字之差,常常被一些店家冒充“大红酸枝”而卖高价。区分这两种木材,要看木纹。“大红酸枝”木纹中,红色和黑色交替出现,非常有规则。而“红酸枝”的木纹中,黑色的出现非常随机,一大片红色里面,突然有一片或一条黑色木纹出现。
樟木箱女儿箱
提起樟木箱,上了年纪的永康人都不会陌生。
樟木箱曾是我市民间嫁囡的必备嫁妆。
自古大户人家喜添千金,就会在其厢房外种上一棵香樟树。待女儿成年待嫁时,采其香木制作樟木箱。先不上油漆,等女孩说定人家,确定婚期,才把那白坯的樟木箱重新打磨上漆,作为嫁妆陪嫁。
在永康,嫁囡时要发箱的习俗,更是使樟木箱成了永康姑娘心中的一个烙印。
旧时,永康结婚习俗烦琐,其中,“发箱”是嫁囡的一个重要步骤。待女儿出嫁时,母亲会在两只樟木箱里摆放上各式钱币、首饰等珍贵物件,作为压箱底的嫁妆,等候“发箱”。“发箱”,也就是发嫁妆,除了不可或缺的樟木箱外,还有一些传统家具和生活用品。比如,从大件的柜子床到小件的木桶、红漆竹器、五金用品以及棉被、蚊帐等。
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嫁妆换成了现代化的家用电器,但还有不少人家把那樟木箱摆在最前面。以前的樟木箱都是光面不雕花的,如今,很多讲究的人家嫁囡前请来能工巧匠精雕细琢,把樟木箱打得造型古朴、美观大方。
用樟木箱给女儿做陪嫁,不仅传承了传统文化,还很实用。听长辈说,放在樟木箱里面的衣物不会发霉不会生蛀虫,因为樟木散发出浓烈的香味,让蛀虫敬而远之。如今,也有很多人用樟木箱来存放字画、棉毛织物、珍贵书籍等。箱上雕刻的图案也都有着美好的寓意,如百子图,祝愿着新人成家后能够喜得儿女,开枝散叶,百子千孙,绵延万代;还有龙凤呈祥、百鸟朝凤等都是有着美好的寓意。
如果要给樟木箱再取一个名字,我想没有比“女儿箱”更合适了。
活动链接:樟木箱巡展
12月5日,永康家具市场将到各镇街区安排一场樟木箱巡游展,并现场发放樟木箱抢购券(原价元的樟木箱元起抢购)。拿到抢购券的市民便可以在活动当天参加樟木箱抢购活动。
永康日报永康一周供稿
记者施美园应玲菲
编辑/整理胡双双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