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崇正春季拍卖会
预展地点:广州东方宾馆会展中心A\B\C厅
预展时间:年5月21日9:00-21:00
年5月22日9:00-18:00
拍卖地点:广州东方宾馆会展中心B\C厅、二号楼八楼南国厅
拍卖时间:年5月22日晚上-23日全天
-离崇正春拍预展还有3天-
明以前?银鎏金錾刻摩羯鱼葵口碗
H:4cm;D:12.5cm
RMB:80,-,
广东崇正春拍拍品
说明:本件铜鎏金錾刻摩羯鱼碗线条流畅,器壁轻薄,其使用锤揲之法,颇具美感。其口沿外侈,呈五瓣花形,弧壁下敛,底承圈足外撇。碗心及内外壁皆鎏金錾刻一对摩羯鱼,造型流畅婉转,其一圈团花的装饰风格与陕西省扶风法门寺塔基地宫出土的“唐代鎏金鸳鸯团花双耳大银盆”颇为相似,可资比对,为唐代御用茶器。
金银器是古代工艺美术中的绚丽的瑰宝,锤揲之法利用金银较为柔软的特性,在敲打之中更好地将之延展,使器物成型,为外来工艺中对中国金银器影响最大者。虽然考古数据显示,我国在东周时期的金银加工技术中就已出现了捶揲技术,但此种技术一直未见广泛用于器皿成型制作。随着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大规模展开,西亚、中亚等地的商人、工匠纷纷来华,他们在带来大量国外产品的同时,也带来了包括金银器制造在内的不少工艺技术。
纵观唐代金银器,不仅种类繁多,而且纹饰极为丰富。其特点是,初唐时期,无论器型还是纹饰,都具有明显的波斯萨珊朝风格,纹饰以凸棱、连珠纹及单点动物纹为常见。另外,以纤细的缠枝忍冬、四瓣或八瓣花及线条简略的折枝花为主,花与人物相衬时结构松散。如八棱带柄杯、花银高足细柄杯、胡人像银扁壶及凸雕虎纹银壶,即是典型之器。中唐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贵族官僚追求享乐日盛,金银器制品增多,波斯萨珊朝风格的造型已不能满足需要,转为兼收我国传统的铜器、陶器、漆器的器型。花鸟纹盛行,缠枝花、绶带纹丰满流畅,已具有团花的格局。西安何家村窖藏所出器物,大多属这一时期的代表。晚唐时期,器型继承前期:团花纹饰已从原来的陪衬地位一跃而成为主题纹饰,这也是团花纹饰的黄金时期;缠枝花则渐趋被绶带纹取代。由此可见,唐代金银器经历了一个由简单转向复杂的过程,从唐初的波斯萨珊朝风格转向中国传统风格,本件从其装饰纹样观之,应为唐代晚期之作。
民国?墨彩“长亭烟雨”山水纹盘
“广东博物商会”矾红篆书款
D:24.8cm
RMB:15,-30,
广东崇正春拍拍品
说明:清末民初,广彩瓷受景德镇等瓷器产地将传统绘画移植到瓷器的风尚影响,也开始出现文人参与彩瓷创作的倾向,为广彩瓷绘艺术开辟了创新的道路,并出现一批新的彩绘组织。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革命党人创办的广东博物商会,其主要创办人就是岭南画派的创始人高剑父。高剑父年幼时因生活贫寒,曾学绘画瓷器等工艺品以谋生活,加入同盟会后受孙中山的指示,参与策划和筹备推翻清朝的活动,于年与高奇峰、高剑僧、刘群兴等人在广州河南保安社办了广东博物商会,它是同盟会掩饰革命行而设立的众多机关之一。博物商会的出现不是偶然,当时“物质救国”“实业救国”的思潮云涌,“博物”作为启发民智的重要途径得到清末社会从上到下的推崇。创办博物商会正是他们将绘画与工艺结合的重要实践,它真实地反映了清末以岭南画派为主的画家们的一种爱国追求。
此件由广东博物商会出品的“长亭烟雨”山水文盘,以“长亭烟雨”为主题,在盘子绘画出浓郁文人风格的山水图景,以独特的皴法绘画出层叠的山石,制造出烟雨迷蒙的效果。画面近景留白,显示出一片江水迷茫。中部为远山余脉,左侧一桥跨水,通往右侧的濒水人家。远处峰峦叠起,中有古刹楼阁一座危立期间,与群峰相峙。整体画面设色淡雅,气势滂沱,意境悠远。左上角题曰“长亭烟雨。己酉冬十月。广东博物商会制品。”盘底钤“广东博物商会”篆书印。“己酉”即宣统元年(),即高氏兄弟创办广东博物商会的第二年。而“长亭烟雨”之“长亭”,在传统诗画创作中有送别之矣。高氏生于广州,学画省城河南。“长亭烟雨”令人想到著名的羊城八景之一的“大通烟雨”。瓷画中有江水浩渺,有滨水人家,还有丛林古刹,正和羊城“大通烟雨”的意境相通。“大通烟雨”指的是广州城珠江南岸芳村的大通寺,据说达摩祖师在此化去。该寺濒临白鹅潭,是珠江省河段水域最开阔之地,十三行、西堤码头,以及粤汉、广三铁路的起点皆在附近,时人无论北上西行、出洋远渡皆从此地出发。年,28岁的高剑父在朋友的帮助下只身远赴日本学习绘画技艺,并从此加入同盟会,走上民主革命的道路。想“长亭烟雨”的创作,大概正正寄托了作者欲从广州出发,告别乡土,闯荡世界要有一番作为的远大抱负。
(此图请横屏观看)
吴荣光?书法横批
纸本金笺?镜片
释文:题诗辑颂。
款识:丁酉十二月荣光。
钤印:吴荣光印、荷屋
来源:李彧华先生旧藏
铭者简介:吴荣光(~),字殿垣,号荷屋,晚号石云山人,室名筠清馆等,广东南海(今广州)人。嘉庆四年进士,授编修。官至湖南巡抚、福建布政使。精金石之学,工书能画。
96×23cm?约2平尺
RMB:10,-30,
广东崇正春拍拍品
黄宾虹?自用手杖
题识:妙合自然趣,人工费剪裁。昔年游览地,都上画图来。宾虹先生雅玩,甲子之秋训昭刻于西园。
印文:汪
杖头:黄花梨。杖身:铁梨木。
作者简介:汪懋祖(—),字训昭,号石痴。幼时熟读经书,精工篆隶,尤精工金石、竹、木雕刻技艺。所制手杖极其精致,为时所称,黄宾虹、许承尧、汪福熙、汪律本等名流所用手杖皆出其手。
汪采白曾在西园为郑朗轩作《倒挂松图》,又在竹杖上绘《山水楼阁图》,族弟汪训昭刻以相赠。
L:83cm
RMB:,-,
广东崇正春拍拍品
清康熙?五彩阿弥陀佛香炉
H:8.5cm;D:14.8cm
RMB:,-,
来源:国营文物商店旧藏
广东崇正春拍拍品
说明:此件康熙五彩无弥陀佛瓷香炉,撇沿酱口,隆腹圈足,炉身以墨彩钩出“阿”、“弥”、“陀”、“佛”四字轮廓,填以绿彩,釉色剔透明澈,光艳夺目,有宝石之感。每字间隔处彩绘一佛教人物,分别为高僧、罗汉、弥勒、观音,诸佛神头后的圆光上以矾红釉,所坐蒲团施以黄彩,弥勒所着袈裟则以紫彩渲染,是典型的康熙五彩工艺。康熙釉上五彩是从元明红绿彩和大明五彩发展而成,颜色丰富,色泽明亮,远逾前朝,代表了彩瓷工艺的成熟。炉底胎墨书“海幢寺炉”四字款,可知系寺庙旧物。海幢寺位于广州城南,鼎建于明末清初,康熙年间获得到驻省大吏捐金资助,大兴土木,发展迅速,成为广东闻名中外的佛教丛林之一。此件釉上五彩瓷器,应是海幢寺于康熙年间所定制,当时正值寺庙发展的全盛时期,故不惜工本,采用上乘新近的彩瓷工艺制作寺院法器。至于传世有关今释和尚的文物,有著名的海幢寺澹归碗,此件五彩香炉,当为另一重大发现。而有关海幢寺历史的实物资料,传世多以外销画、碑刻为多,早期寺院器用流传极稀,故此件极具历史意义,弥足珍贵。
清康熙?今释铭黄蜡石摆件(带座)
H:23.5cm
RMB:,-,
广东崇正春拍拍品
说明:此石山子一拳,蜡石质地,其形朴拙无棱,中空有穴,状如岩洞,又似心腔,冥冥然似另有乾坤。其背有铭,镌楷书《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文,后署“康熙癸卯正月。今释。”钤篆书印“今释”。
谨案今释,即清初岭南著名儒僧澹归和尚(-),浙江仁和人,俗姓金,名堡。雷峰寺参岭南曹洞宗高僧天然和尚函昰受具足戒,法名今释,字澹归。顺治十八年受李充茂以仁化丹霞山施予作道常,遂入丹霞建创别传寺。今释前半生致力举业,考取功名,出仕任官,本欲有所作为,却遭逢国家板荡,无法遂愿。其后追随南明小朝廷东奔西走,满腔匡扶之志,亦格于时局党争,无处报效。他没有仿效瞿式耜等人殉节示忠,而是削发逃禅,云游岭外,辟建寺院,弘扬佛法,追随者甚众。今释由儒入释,一生充满传奇,且系由科甲出身擅长诗文,有文人意气,与岭南遗民诗文唱和之余,又与平南王尚可喜关系良好。其诗名著海内,书法翰墨亦为历代藏家所宝。
山子所署“癸卯”年者,即康熙二年()。据今释年谱记载,康熙二年正月今释从丹霞山南下广州,当时天然和尚有《送禅师行化五羊诗》为赠。今释此行,当与广州城南新建的海幢寺有关。海幢寺,明代曾为郭氏富绅的园地,清末岭南绎骚,时有光牟、池月二位法师,向郭氏募得此园,建造寺院,取名还海幢。康熙元年(),天然和尚的另一位弟子阿字禅师今无在海幢寺开法。今释的广州之行,也许正与此事有关。康熙四年(),今释还山之时,还留下《酬阿字五言近体实诗》十首,说明在省城期间,二人过从甚密。海幢寺名字由来,取自《华严经》经文中“海幢比丘潜心修习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成佛”之意。故康熙二年()正月今释南下广州铭心经于蜡石,大概是为同门今无入主海幢祝贺所预备。该蜡石中空开口,远观宛若岩洞,底平可以座立,估计当时是作佛龛之用,遥想当年达摩祖师,就是在岩洞中面壁十年得道成佛。而该石又类如心腔,中空无物,正契经文一切皆空之意。明末阳明心学盛行,人为“无善无恶心之体”,用以观察此石,亦甚达其旨。想释公选石镌铭之时,二者之间必有呼应。
这件有今释题铭的蜡石隐没世间多时,十余年前,藏家知其宝贵,尝不吝万金,延巧匠配以黄花梨木座,供奉家中。如今此物重回岭南,势必再引起人们对清初岭南佛门历史的有哪些白癜风医院白癫风多少钱可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