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手足癣权威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210410/8833646.html
近日,城市副中心年新增海绵城市首批工程主体完工,承担城市防内涝,保障排水管线畅通的功能。
在大运河东岸的滨河路上,有个与周围绿化景观融为一体的装置,这便是大运河排水口防倒灌闸井,闸井采用样板是可调验设备。
井内控制柜中配有液压控制单元,通过液位镜监测水位。当遇到高强度降雨时,河道水位上涨。水位达到设定高度时,液压轴驱动验板室可调验关闭,达到防止河水倒灌的目的。当河水位下降后,验板室可调验打开,保证雨水正常排放。
现场项目负责人李治学介绍:
截止今年六月底,项目主体工程的施工及设备安装已全部完工。
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缓解城市内涝问题,美化城市环境,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据了解,城市副中心新增海绵城市工程第一批施工项目,除排水口防倒灌闸井设施建设以外,还涉及新华、通运、潞邑三个街道内14条道路排水管线清淤检测及修复。清理排水管线总长度2.55万米,修复排水管线处。以及芙蓉东路、通胡大街等7条路段及5处院落的雨水口防臭改造工作,共改造雨水口处。
人行道下藏着“海绵体”
广场微下沉暂存雨水
城市水系兼具
防洪、生态、景观等功能
……
城市像一块巨大的海绵
下雨时可以蓄水、渗水甚至净水
需要时可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利用
这就是海绵城市
目前,副中心试点区18个老旧小区、6所学校、6处公园广场都完成了“海绵”改造,总面积达余万平方米,2万余居民受益,让这座“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千年之城更加温润灵动。
“试点区的重要使命,是探索出一套普适性的改造方案、管护办法,甚至包括政府各部门的对接机制。”通州区水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副中心已形成了生态城全域建设海绵城市优秀示范片区及镜河、运河商务区、城市绿心森林公园等一批特色优质典范项目,而海绵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拧成一股绳共同推进。
为此,通州区成立了海绵城市建设领导小组,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一系列标准规范也陆续制定出来。目前,通州区发布了《北京城市副中心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北京市海绵城市试点区域建设工程运营维护管理办法》等10余个文件。大到管理办法、管控流程,小到植物种类选择、模型模拟参数选取,均有涉及。
有了高效有力的体制机制、管护标准护航,通州区海绵城市建设驶上了“快车道”,还衍生出了独具匠心的竖向管控措施。竖向管控,就是对建筑物高程做出严格的规定,施工时不得随意更改,这样一来,就能大致决定雨水的整体流向。行政办公区就是通州区首个在规划之初便实行竖向管控的大型工程。
除了高效有力的体制机制、建设标准作保障,在通州区海绵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还建设有一套监测与管控平台,支撑海绵设施智慧化运维。此外,通州区还聘请了第三方,对PPP项目海绵城市建设开展绩效考核,保障海绵建设的效果持续化。
截至目前,已达标的海绵城市建成区面积达余万平方米,到年35%的城市建成区将达到海绵城市要求,预计“十四五”末,城市副中心50%的建成区面积将达到海绵城市要求。届时副中心防洪排涝能力将得到有效提升,初步实现“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格局。
整理自:北京城市副中心新闻、水润京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