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家居拔步床的现代风

拔步床是明清时期流行的一种大型床,又叫八步床,是体型最大的一种床。拔步床在《鲁班经匠家境》中被分别列为“大床”和“凉床”两类,其实是拔步床的繁简两种形式。很多电视剧中有类似的床出现。

拔步床是明清时期流行的一种大型床,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在床的周围有一间小木屋,从外边看,像是把床放在了一个封闭式的平台上,平台长出床的前沿两三尺,平台四角立柱,围有木制围栏,有的还在两边安上窗户,使床整体宛如一间小房间。

床前两三尺的平地状似回廊,虽小但可以进入人,人跨步入廊犹如进入室内,回廊中间置一脚踏,两侧可以安放桌凳类小型家具,用来放杂物。拔步床的体型很大,床前有相对独立隐私的活动空间,这种床多在南方使用,因南方温暖多蚊蝇,可以安装蚊帐。

拔步床的木材中常见的是楠木、榉木、酸枝木、花梨木等。常见的工艺有镂刻、透雕、浮雕等,有些床是全榫卯结构,可拆可装,很多床防腐防虫。拔步床颜色纯正,做工精美,风格典雅,可见当时人们的制作工艺的高超和富人生活的高品质。

清代家具与明代家具不同,大体来说明式简约,清代繁琐;明式的造型取胜,清式装饰见长。清中期以后逐渐使用鸡翅木、酸枝木、花梨木、楠木等,而新家具大多是用酸枝木和红木作材料。明及清前期的家具式样纷呈,常有变化。

拔步床历史

拔步床产生于明代晚期,早期的是廊柱式拔步床,而后来的围廊式拔步床是典型的拔步床。在明代晚期,官吏腐败,平时多侈糜争雄,高筑宅第,室内布置出现了房中套房现象。拔步床在明代晚期的江南一带的富贵人家中非常常见,当时的“千工拔步床”需要制作上千工时,也就是三年多的时间才能制作出这样的床,制作繁琐,体型巨大,又叫“八步床”“千工踏步床”。据说当时的人们制作婚床时,工匠和主人要几百神灵,祈求多子多孙,足见其已经突破了家具的范畴,而成为家族繁衍的标志。

拔步床体现了明式家具的内敛特性,古人说“光厅暗房”,讲究私密性。拔步床虽然在室内使用,却又像一间独立的小屋,有廊有便所,床前的回廊类比古代房屋前的回廊,四周的立柱围栏等像房屋的墙壁,虽然看起来不大,却是五脏俱全的,梳妆,解手。整个大床就是一个古代建筑的微缩板,大有屋中屋、罩中罩的意思。这是古人的精神所在,是封闭的、独立的和“不足为外人道”的,这和西方和现代家具中的床的直白和开敞是决然不同的,现代的床是坦白的、没有隐私的。

后来拔步床就一直沿用到民国,甚至在如今的某些江浙地区,还有使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xiaode.com/jcmjb/222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