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或新中式家具确实能给家里带来独特的气质,但是无论什么样的家具,都需要把实用性放在第一要务,居住的舒适远远高于教条的风格和仪式。
因为住范儿比较喜欢考虑大部分家庭的需求,很少提中式家具,所以有小伙伴们以为我们对它有偏见,其实恰恰相反,我们是真的很喜欢它的。
我对中式家具的认识是有变化的,因为我父母尤其我爸是很喜欢这些东西的,在我初三那年搬家时他把家里大部分的家具都换成了红木传统中式家具,一度弄得我非常逆反(真的很不舒服!);但是自己工作几年之后,反而重新拾起了对它的兴趣,尤其是看多了北欧设计之后,对这种和国外设计语言完全不同的家具越来越爱。
我爸告诫我:“你不要去乱买!水很深!”但其实我就是不信这个邪,特别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一些不成熟的思考和理解。为了节约篇幅,没有特别指出的话,文中的“中式家具”均包括传统中式家具和新中式家具。
放弃“唯材论”
Nomorerosewoods
一说起中式家具,很多人的印象都是红木家具,想起升值,想起传代。其实红木家具和中式家具并不能划等号。在明朝之前,是没有“红木”的概念的,而且即使是最流行红木的明清两朝,也是只有官宦富商人家用得起红木,普通百姓家里打家具,都是用的所谓“杂木”或“柴木”,顾名思义,廉价得拿来做柴火都不心疼的木头。
上一位客户家里传下来的老餐桌和椅子。图源:住范儿自摄
从材料的角度看,木材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只是从明朝开始,家具更注重细节的雕刻,只有红木这种硬木经得起精雕细琢;换句话来说,如果不需要那些额外的雕刻装饰细节,也没必要用红木。
另外木材本身的纹样和颜色也是当年追捧的热点,不过现代人的审美和古代也不一样了,紫檀、酸枝的颜色都比较深,酸枝新料的颜色又发红,单论花色的话很多人都不喜欢。
所以用业内人士的话说,这种“唯材论”是最要不得的,什么材料贵就买什么,算是舍本逐末了,花钱买的都是木头而非家具本身,已经是畸形的消费观了。
拓展阅读
蜜汁酱肉红=红木?拉倒吧,纯实木才没那么low的颜色傻乎乎地买假红木
不如买“消费类木材”
“红木”这两个字很宽泛,大家叫的也都是俗名,所以后来国家就专门从生物学学名的角度规定,只有33种树木的木材可以被称为“红木”(就在昨天,这份国标已经被更新,从今年的7月1日起,将只有29种“红木”)。比如大名鼎鼎的海南黄花梨,学名叫降香黄檀;小叶紫檀,学名叫檀香紫檀。
真正好的红木,比如最负盛名的海南黄花梨和小叶紫檀,早被砍得几乎绝种了。由此诞生了很多从东南亚、非洲等地砍伐的替代木种,很多并不在国标33类的木材也胡乱地叫上了“这檀”“那酸枝”的。
上图源:果壳网
之前流行玩手串时,冒出的绿檀、紫光檀、红花梨、花奇楠等,都是这样的新木种,虽然花色也很好看,但确实没有任何收藏价值。除此之外,也存在有染色造假,除非真有细心钻研,跑遍各大博物馆,拜名家高人为师,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要不还真不那么容易买到好东西。
但即使如此,也很难买到收藏级别的木材。在高碑店主营老挝酸枝(交趾黄檀)的店主说,黄花梨、小叶紫檀目前几乎不在公开市场流传了,全部都是圈内订购拍卖,价格高得普通人根本无力消费,所以也不会流到大众家具店让常人看到。
上这对明末清初的黄花梨南官帽椅年在香港
拍出了万港币。图源:wpc.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个医院那里治疗白癜风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