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月,MichelRomanens等在PreventiveMedicine发文,评估颈动脉斑块负荷在预测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方面的价值,文章简要总结如下:
背景:很多心血管事件都发生在看似健康的个体中,动脉粥样硬化成像技术可以改善此类个体的诊疗方案。年欧洲心脏协会(ESC)和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协会(EAS)发表了血脂指南,建议在中低危风险人群中使用动脉斑块负荷作为风险调整因子(riskmodifier)。本研究旨在评动脉斑块负荷,与传统风险计算方式相比,在40-65岁受试者群体中预测心血管事件的价值。
方法:我们采用队列研究的方法,首先在基线处,纳入无心血管疾病的受试者,样本量由特定的公式计算得出,通过一系列检查获取受试者的基线信息,基于超声对颈动脉斑块进行成像,斑块定义为内膜增厚≥1.0mm,锁骨到下颌角之间所有斑块的纵向面积总和为总斑块面积(totalplaquearea,TPA),单位为mm2。然后持续随访,我们通过电话、电子邮件或邮件与患者联系,并要求患者告知我们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主要终点事件包括急性心肌梗死,中风/TIA或冠状动脉搭桥(CABG);次要终点事件包括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和冠状动脉疾病。
分别基于欧洲心脏病学会SCORE,德国PROCAM风险和FRAM公式通过Excel表格进行计算不同的心血管风险指数。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Cox比例危险模型对主要或次要终点事件进行生存分析;模型1:调整性别、年龄、吸烟、BMI、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收缩压、降压降脂药物的使用;模型2:调整SCORE,PROCAM和FRAM风险指数。使用模型拟合度(χ2)、区分度(ROC分析)和拟合优度(HosmerLemeshow检验)评估模型性能。
根据TPA,分为无动脉粥样硬化组(参照组)和TPA组(1–21mm2,,22–61mm2,≥62mm2)动脉年龄用于指示动脉的实际老化情况,优于单纯的时序年龄,计算方式见M.Romanens,etal.ArterialageasasubstituteforchronologicalageintheAGLAriskfunctioncouldimprovecoronaryriskpredictionSwissMed.Wkly.,(),p.w。根据动脉年龄,分为低于实际年龄(参照组),高于实际年龄组(超过实际年龄1-10岁,11-20岁,20岁)。
基于净重新分类指数(netreclassificationimporvement,NRI),评估加入新变量后,模型预测功能的改善情况,计算方式见O.Melander,etal.Novelandconventionalbiomarkersforpredictionofincidentcardiovasculareventsin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