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医院痤疮 http://pf.39.net/bdfyy/bdfal/index.html
今年56岁的刘伯,一直觉得自己身体很好,平日里喜欢抽点烟,血压、血脂高点也没放在心上。去年入秋以来一直觉得腿脚发凉,近几个月早晚散步锻炼时,走路20分钟左右就觉得左腿酸痛无力,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后才能继续行走。如此走走停停,刘伯自认为天气冷加上平时缺乏锻炼,想着以后加强锻炼补点钙就会好起来。可是眼看春暖花开了症状非但没有减轻,还逐渐加重了。前几天刘伯觉得左腿疼痛难忍,晚上疼起来觉都睡不着,医院就诊。经过检查确诊刘伯为左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CT发现其左大腿段20cm血管闭塞。医生说要做手术,这下刘伯傻眼了原来身体早就发出“警报”只是自己没在意。
一般情况下大家以为我们身体的血管和血流是这样的
就像美丽的河流
但其实我们的身体里有一种可怕的东西,它的存在,使血管向我们发出“求救信号”。它就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随着年龄的增长,斑块也在增多增大,当我们的冠状动脉被这种斑块阻塞,造成管腔狭窄时心肌供血不足,使得心脏功能受限就是我们所说的冠心病;同样的道理如果下肢动脉血管被斑块阻塞导致血流不畅,从而造成腿的酸胀疼麻也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想象一下吧,河中最容易沉积泥沙的段落是哪里呢?正是转弯、分叉的部位。河流中的泥沙容易在转弯或者支流汇入的地方沉积下来,血管也是一样,所以Y形的血管最容易有斑块形成,造成阻塞。当动脉发生狭窄或闭塞后,狭窄或闭塞动脉远端的血流减少,于是引起相应的脏器或肢体供血不足的症状。
简单来说我们的血管就变成了这样:
甚至是这样:
哦!我的天啦,干涸的身体会怎样~各位自己脑补一下……
那么到底什么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呢?我们应该注意些啥呢?下面小编就具体开讲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是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在肢体局部的表现,是全身性动脉内膜及中层呈退行性、增生性改变,结果使动脉壁增厚、僵硬、迂曲和失去弹性,继发性血栓形成,引起动脉管腔狭窄,甚至发生阻塞,使肢体出现相应的缺血症状的疾病。
多见于中老年人,常伴有吸烟、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早期可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微不适,如发凉、麻木等。之后逐渐出现间歇性跛行症状,表现为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患肢疲劳、酸痛,被迫休息一段时间,这是ASO的特征性症状;休息后症状可完全缓解,再次行走后症状复现,每次行走的距离、休息的时间一般较为固定;另外,酸痛的部位与血管病变的位置存在相关性。病变进一步发展,则出现静息痛,即在患者休息时就存在肢端疼痛,夜间休息时最容易发生。最终肢体可出现溃疡、坏疽,多由轻微的肢端损伤所诱发。
ASO症状的有无和严重程度,受病变进展的速度、侧支循环的多寡、个体的耐受力等多种因素影响。根据病变侵犯的血管不同,临床表现亦不同。症状一般由轻至重逐渐发展,严重时可发生肢体坏疽,截肢率和病死率都比较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近年来,随着社会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率逐年提高,已成为常见的四肢血管疾病之一。
在此小编提醒日常生活中,大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早期一般没有明显症状,仅有轻微不适,如发凉、麻木、胀痛、抗寒能力减退等。
2、适当步行锻炼。并非运动越多越有益于健康哟,反而是走路过快,会引起缺血症状。若久卧不动,体内的血液流动缓慢,则容易形成血栓。
3.如果出现患肢疲劳、酸痛,休息后症状可完全缓解,再次行走后症状复现,还有的患者休息时就存在肢端疼痛,要及时就医检查。
4.泡脚并非人人合适,40℃的水温20分钟即可。下肢发凉缺血的人群热水泡脚反而加重缺血,甚至出现坏死。
5、一般来说老年人的血液粘稠度较高,要多喝水,以降低血液黏稠度。早晨起床后喝一杯温开水,晚上睡觉前一两小时喝杯温水,白天也要一直补充水分。
6、动脉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有基础疾病的人群要注意,控制血压、血糖、血脂,严格戒烟等,注意足部护理,避免皮肤破损、烫伤等。
最后小编再啰嗦一句如果出现了脚痛脚麻腿抽筋,走走停停,肢体无原因疼痛等这些“求救信号”,亲们要警惕了!医院查查下肢动脉吧,不要一再忽略到最后才追悔莫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