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rgar"_blank"舒服宽松的音乐场面试听势霸Son
图文转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
是的,我又出门来听SonusFaberAmatiTradition了!一个月前才在其他音响店听过AmatiTradition意大利势霸大名琴,这么短的时间当中听同一款音箱两次,会有什么不同吗?感受不同的调校方式当然不同!音响器材是很有意思的东西,不一样的搭配,声音绝对有所不同,而更重要的是不同的人搭配出来的结果,也肯定有个人音乐取向的表现。这好像一部法拉利跑车到了我手上,顶多是踩踩油门,享受一下引擎声浪,真要开上路还是不敢飙,可是要把法拉利交给U-Car的试车组来玩,那就会在专业的赛道上,放胆使出浑身解数,把法拉利的精悍勇猛全都展现出来,顺便开直播分享给读者。所以,即便我听的一样是AmatiTradition,相信在两个不一样的空间,由不同人调整出来的AmatiTradition,一定有不一样的声音表现。来到音响店,摆在中央的AmatiTradition一样是Wenge鸡翅木版本,一样典雅大方。这里的位处富锦街静巷,有人把这里封为最美巷道,街道两旁的行道树林荫茂密,两侧环抱,就像是绿色隧道一般。这里的音响老板说,以前这里真的是绿色隧道,可是为了防台风因素,前几年大幅修剪行道树,现在路树慢慢长回来了,可是还比不上过去有如绿色隧道一般的浓密。当年老板就是喜欢这样宁静舒服的气氛,加上停车相当方便,就这么落脚于此。
搭配略有不同同样的AmatiTradition,搭配有什么不同?后级一样是McIntosh美国麦景图,用的是MC单声道后级,这个型号数字透露了什么讯息?「1」代表单声道,三位数代表瓦输出功率,这一部货真价实的瓦大功率晶体后级。之前在海山音响听AmatiTradition的时候一样搭配McIntosh后级,但型号是MC,「2」代表两声道,就是瓦输出功率,所以搭配的摆出更强大的后级,但是两家音响店使用相同品牌的后级,两者的QuadBalance放大线路也相同,只有功率输出大小不同,这下子怎么分出差别?
放心,音响就是这么神奇,相同的器材给不同的人玩,结果就会不一样。搭配了功率更大的MC后级,可是省略了前级,数字讯源使用LinnKlimaxDSM,这部音乐服务器具备音量控制,所以用它直入MC,中间就可以省去一部前级了,但是因为采用数字讯源直入,少了前级的10倍放大,因此配上功率更大的MC,再者这里是开放空间,要能维持AmatiTradition足够的声音密度与能量,更大的功率来推是合理的选项。再来,我在之前音响店试听AmatiTradition的时候,用的是全套高阶MIT线材,而这里搭配的则是Audioquest。平衡线用的是Wind,Audioquest的讯号线系列由低而高分为Water、Earth、Wind与Fire,这水地风火的排列,Wind算是中阶款式,搭载的DBS是72V版本。不过吴老板对电源线更为讲究,一样搭配Audioquest,但是用上了最高阶的NRG-10。只听音乐数字串流在皇帝位坐定,老板亲切地招呼喝咖啡,我把背包里面准备要试听的CD拿了出来。其实当我看到KlimaxDSM这部Linn的旗舰音乐服务器的时候,心里已经有底了,应该是彻底整合了数字串流,即便我带了CD来听,可能还是得用这里的音乐数据库,果然,吴老板说了,他没有另外搭配CD唱盘,所以如果要听我的CD,要先把音乐RIP到NAS的数据库里面。不多想,我把ZuillBailey的「普罗高菲夫:交响协奏曲」交给老板,请他先RIP到数据库。为什么只拿这一张?因为这是史坦威唱片新发行的专辑,我推测这里应该还没有入手这张CD,而我所带来的其他CD,发片大多有一段时间了,数据库里面可能有,更何况我还可以从这里的音乐数据库里面,捞出Hi-Res的PCM或DSD音乐母带来听,所以只RIP这张「普罗高菲夫:交响协奏曲」,而这张CD就是我在之前音响店试听AmatiTradition时最终的大考片。巧妙的多房间控制展示这家音响店的展示空间是纵深很长的传统店面,老板大致把空间区分为三个部分,但是三个区块之间并没有隔间,只有厚窗帘可以做简单的区隔。AmatiTradition摆在中央区域,等于采用宽边摆放,在纵深可以区分为三个聆听区域的开放空间当中,AmatiTradition等于左右两边完全没有侧墙反射的声波。不过我一走进这里,音乐却是很平均地飘散在室内,稍微走动一下,我知道这三个区域的音响系统全部整合在一起,所以音乐播放时,三个区域会全部发声,这样一来即便是纵深很深的店面,音乐还是能平均且轻松地飘散。光是这样的展示,您就知道这里不光是搞两声道,他们对数字串流、网络整合、多房间控制等等先进的音响配置,具备专业的能力,所以我只要手中有一部iPad,所有的功能都可一手摇控。把「普罗高菲夫:交响协奏曲」RIP好,老板直接播放,顺手把iPad交给我使用,但是其他两套音响系统也在发声,所以我请老板先把其他两套系统关闭,只见他在iPad上面点几下,就只剩下AmatiTradition发声了,这真是巧妙的多房间控制展示啊!虽然是单一的开放空间,但是区分为三块的音响空间,等于示范了三个房间的音响系统控制。
瓦大功率操免惊ZuillBailey的「普罗高菲夫:交响协奏曲」
只剩下AmatiTradition发声,iPad又交到我手上了。继续听ZuillBailey的「普罗高菲夫:交响协奏曲」,慢板很奇特地由乐团强奏开始,第一次播放的时候音量不够大,LinnApp显示的音量约莫50,那是一边听音乐,一边可以轻松谈话的音量,但不是专心听音响的音量,我拨动着(其实是滑着)iPad的音量,推到70,在缩一点回到68,差不多够大声了,再来一次,从头听Andante的强奏。AmatiTradition看起来样貌典雅斯文,其实是耐操的音箱,加上瓦的大功率驱动,中低频的能量很快地催了出来。
乐团强奏之后,接着是弦乐群的拨奏,引出大提琴独奏Solo乐段,AmatiTradition播放起弦乐,飘散出绵密又带着浓郁的质地,这里的摆放因为采用宽边摆位,所以音场又深又宽,加上两边完全不受侧墙反射音干扰,把音量催大,一个深远虚拟音场就浮现在AmatiTradition音箱后方。
更宽松的音场表现
一来听就是大考片,这AmatiTradition与我在海山音响听到的AmatiTradition有何不同?音质音色当然是一样的走向,MC与MC只有功率不同,声底应当相同,但是音场空间感的表现很不一样。海山音响是独立试听空间,而且是有良好隔音的密闭空间,所以音乐的能量感集中,加上采用近场聆听,很容易催出AmatiTradition的力道,可是这里是开放空间,虽然宽边摆放的AmatiTradition,大概比我在海山听的时候距离远不了多少,也像是近场聆听,可是整个空间的「空气容积」远大于海山,所以音乐听起来更显宽松。看我写声音更为宽松,您大概就会想到另一个问题:能量有没有办法集中?这就是两难的问题了。音箱发声的原理就是靠单元推动空气,产生声波,传导到聆听者耳朵里面,所以整个聆听空间的空气量,就是音箱的「负载」,现在听一样的AmatiTradition,相较于海山的聆听空间,在这里这对AmatiTradition必须要推动几乎大三倍的空气量,中低频的冲击力道势必没有那么强悍、直接,但是更宽阔的空间让音场有很漂亮的发挥,听这激烈的「普罗高菲夫:交响协奏曲」,这里这对AmatiTradition呈现出更多的音乐宽松感。
听出差别了吗?这里的开放空间让AmatiTradition变得更为柔美了!当我在海山音响猛力操驾AmatiTradition的时候,可以感受到外表文质彬彬的AmatiTradition,骨子里却是蓄势待发的猛兽,但是在这里听AmatiTradition的时候,它展现的是斯斯文文、从容不迫的面貌。
门店资料广州时代电器商行
NewEraAudioVisionCentre